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崇祯八年》


    第(1/3)页

    崇祯会给孙传庭下旨,把平凉府作为重点屯田所在,将陕西西部饥民引导向河套地区,尽量减少饥民涌向南面的人数。因为流动的饥民才是最可怕的,安稳下来,有口吃的,他们会认为朝廷没有抛弃他们;心里有了希望,就不会生出zào    fǎn的念头。

    只要措施和用人得当,加上严格的监督,平凉府与西安府一东一西,未来会成为陕西一带人口最密集的粮食主产区。崇祯会将大量的锦衣卫派过去,朝廷也会安排御史巡视监督。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期间还需要朝廷适当的补给。

    河套地区北接宁夏镇,西与鞑靼土默特部毗邻,将来只要有了足够的粮食,免去了朝廷长途运输的巨大损耗,边军就会对周边的蒙古部落展开攻势。

    曹变蛟是经略这一带的最佳将领人选。

    依照他神出鬼没的带兵方式,若是给他一只万人以上的骑兵,那将会是蒙古部落的噩梦。

    孙传庭在奏疏中对拓养坤的降而复叛做了自我检讨,并对某些将领的骄横难制表达了不满,言语中暗指洪承畴对那些骄兵悍将过于迁就和放纵。

    他认为,虽然导致拓养坤反叛的主因是许忠、刘应杰的敲诈恐吓,但两人长期在五省总督麾下听命,若非洪督平素管束不严,那两人就不会有其他过分的举动。

    毕竟拓养坤和张文耀都已投降,并且已经成为了官军,哪有向自己同僚公开索要钱财的将领?

    对于孙传庭的抱怨,崇祯表示理解。但许忠之流并非官军中的主流,这个时期的大部分将领还是不敢有太过分的举动。

    随着自己穿越而来,原先历史上朝廷对于边将过度依赖的无奈局面已经彻底改观。

    现在他手中的武力已经算是比较强大。

    孙传庭的一万五千秦军,卢象升的六千天雄军、六千川军和黄得功部五千人马,孙应元的两万勇卫营,正在整训中的三万京营,还有秦良玉的白杆兵,这些都是忠诚听话的精锐之师。

    军器监产出的精良武器和盔甲都是优先供应这几只军队,这是将来征讨不服的依仗。

    这将近十万人的队伍足以震慑任何一支想拥兵自重的边将。

    更何况还有曹文昭叔侄的七千人马,杨国柱、虎大威的宣大边军。一旦有事,这些都是历史上用行动证明过的可信赖的武将。

    比较难制的也就是关宁军。

    但现在的形式已经和原先的历史大为不同,辽东军并未有任何过分之举,只是不断向朝廷伸手要钱而已,粮食他们倒是不缺。

    在卢象升麾下听命的祖宽、李重进部,对于卢象升的将令没有丝毫违背,并未出现历史上抗令不遵的现象。

    这与接连的胜仗,并且自己折损很少有关系。

    洪承畴麾下的吴三桂、祖大乐也一直没张口说要回辽东,至少表面上还是听话的。

    足够的赏赐是最重要的手段,拿着人家给的银子,你好意思不听话?过去的人讲究仁义礼智,不会如后世般,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那样的举动会让人嗤笑,那是纯粹的小人之举。

    在没了礼义廉耻的后世,只要有钱就是亲爹,做事毫无顾忌,谁都可以出卖。

    不信鬼神,不敬天地,没有信仰,礼崩乐坏。

    单纯xǐ    nǎo解决不了问题,人都是现实的,你天花乱坠说半天,不如一人发十两银子管用。

    想当然的用后世那种理想信念来维持军队的团结和忠诚,那种想法太幼稚了。

    这个时候并没有形成国家民族的概念,没有亡国的说法。大明亡了,再换个朝廷就是了,皇帝死了,再换一个又不是不行。

    满清要不是搞劳什子的留头不留发,江南一带的反抗不至于那样激烈。

    况且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代,你拿什么主义什么信念讲给士卒听,他们听得懂吗?

    说一千道一万,真金白银才是最实际的,信念和理想能换来银子和粮食吗?

    谁给钱粮跟谁干,绝大多数士卒都是这样认为的。

    当兵打仗不是为了听你说书的,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的。

    什么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与拿刀砍人有关系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