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就这?-《乱世栋梁》


    第(3/3)页

    萧大临用千里镜看得明白,这些船之中,多有“黄”字旗飘扬。

    按照之前斥候所探,李笠的妻兄黄氏兄弟,就是纠集逆贼占了鄱阳,并妄图以乌合之众抗拒王师的贼首。

    萧大临认为,那些被鼓动起来的愚夫,正是因为黄氏兄弟的身份而被迷惑,而李笠想要鼓动鄱阳百姓造反,目前就只能依靠妻兄帮忙。

    所以,只要此战将黄氏兄弟抓获、击杀,王师兵临鄱阳,乌合之众们没了主心骨,必然一哄而散。

    “追,追!!”萧大临下令追击,不放过眼前这几尾大鱼,一开始主张全力进攻的将领们,这时觉得追击有些冒险。

    赶紧劝:“大王,可记得战前布置?提防有诈!”

    “诈什么诈,他们也是大船!我军是大船追大船,怕什么搁浅!”萧大临反驳,“趁他们手忙脚乱,就该一鼓作气,追到底!”

    “绝不给他们再次聚集党羽的机会,我军要一口气,追到鄱口!”

    左右觉得这话也有道理,便纷纷传令下去,奋力追击。

    即便没能击杀贼首,己方乘着逆贼兵败、溃散,一口气抵达鄱口,兵马登陆,直取鄱阳。

    那么,逆贼尚未来得及收拢败兵,鄱阳便已易主,这些乌合之众没了城池做依靠,只能四散躲藏,所以....

    追,全都追上去!

    众人看着前方仓皇南逃的敌军大船,不再担心什么,各船棹手伸出长棹,也开始棹、帆并用,提升船速。

    一追一逃,不知过了多久,指挥船队乘胜追击的萧大临,发现见己方前军大船忽然速度放慢,最后停了下来。

    他还没来得及惊讶,却见越来越多的大船停下。

    前军受阻,导致后续船只不得不放慢速度,纷纷往左右避让,因为是顺风行船,船速很快,有些避让不及的船只甚至发生了碰撞。

    而许多往四周绕行的船只,渐渐停了下来,船上人员发现,自己的船竟然搁浅了。

    连带着整个船队的队形渐乱,许多小船放弃追击,掉头回来,护在船队周围。

    中军,萧大临看着前方扬长而去的敌军大船,觉得难以置信:“他们怎么没事?”

    “我们怎么就搁浅了?”

    这个问题,左右也想问,但他们没空多想,发现四周情况不对:那些四散奔逃的敌军小船,又慢慢聚拢过来。

    前方逃跑的大船,慢慢转向。

    仿佛一群被猎人撵着跑的野狗,忽然转过头,向进入陷阱的猎人围过来。

    风停了,萧大临和麾下将士们的心跳,也快停了:他们的船队陷入混乱,不要说重整队形迎战,想从容撤退都难。

    南面,一艘大船上,黄柞看着被引入陷阱的猎物,吩咐左右:“一会,怕不是南风又起,传令下去,准备纵火。”

    左右应诺,黄柞又说:“鸣桹,打渔收网,就该有收网的样子。”

    每年的冬天,渔民们在彭蠡湖里打渔时,都会“鸣桹”,惊吓水中鱼儿往渔网阵里钻。

    不一会,四周响起嘈杂的声音,那是即将“收网”的“渔民们”,敲击着船帮,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大丰收。

    黄柞拿起千里镜,看着搁浅在浅水区的敌军船只,笑起来,露出一口烂牙。

    眼见着妹夫要做大事,他们三个当妻兄的可不能闲着,老三不在鄱阳,兄长要守着鄱阳城,那么,作为家中老二的他,就得召集兄弟们,到鄱口迎客。

    本来很顺利,结果刚才出了点意外,风向忽变,把火船吹回来了。

    还好,大伙当年吃饭的手艺没有生疏,一哄而散的同时,把敌军引到浅水区。

    现在,赢定了。

    黄柞看着眼前这些密密麻麻的搁浅战船,忽然想起当年,自己第一次跟着父亲黄大车在湖里驾船砍人的情形。

    彭蠡湖里风向多变,某些水域,即便是雨季,也存在浅水区,所以在湖里讨口饭吃可不容易。

    “黄虎”的队伍,就能在湖里稳稳端碗吃饭,靠的不光是胆大。

    那时,年轻的黄二郎,战前作了一番准备,交手之际,一上来就放火船施展火攻,结果风向一变,放出去的火船被风吹回来,眼见着己方就要玩完了。

    还好,有父亲指挥,将计就计,己方船只掉头就跑,引对方来追。

    引到眼前这片水域,导致对方的大船在这里搁浅。

    之所以己方的大船没事,是因为黄大车事前就交代,船要轻载,严格控制吃水。

    并摸清了水情,所以即便当时是雨水充沛的夏天,他们依旧能让对手的大船搁浅,自己的大船却没事。

    现在,又是一个闷热的夏天,黄二郎带着聚集起来的渔民、船民,以及从曾经的彭蠡湖好汉们,把气势汹汹的敌人,困在这片浅水区。

    东南风起,又一批火船准备完毕,借着东南风,向乱成一团的敌军船队驶去。

    火光大作,呼号声渐起,黄柞忽然觉得有些无趣。

    水师精锐?就这?

    连我都打不过,你们哪来的胆子跟我妹夫叫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