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怎么办?(续)-《乱世栋梁》
第(2/3)页
但萧嗣权衡利弊,觉得自己要争辅政之位,必然引发诸王起兵,虽然有李笠在自己一方,战争极大可能以他胜利而告终,但如此一来,祸福难料。
宗室内斗,必然让外人渔翁得利。
所以,萧嗣选择回避,离京到鄱阳上任,开采大铜矿,为朝廷开源。
如此一来,皇叔辅政,李笠必然会被太后当做救命浮板死死抓住,皇帝以李笠女儿为后。
女儿为后,李笠有了保障,就不会铤而走险。
三年时间,发生的事情,证明了萧嗣的判断,李笠作为皇帝丈人,尽心尽力辅佐女婿北伐。
两次北伐,大获成功,皇帝的声望大涨,而萧嗣在饶州,采矿事宜也办得有声有色。
只要皇后生下皇子,被立为太子,那么李笠就会作为忠臣,继续为朝廷效命,保皇帝平安。
萧嗣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结果,皇帝居然死了。
皇帝一死,李笠欲做忠臣而不得,只能造反。
而萧嗣作为梁国宗室一员,只能响应其他起兵的族人,与这头猛虎对抗。
萧嗣转身走进听事,坐下,看着案边火盆里一些书信的灰烬,心乱如麻。
已经陆续有宗室派人来鄱阳,向他陈述利害关系,希望他以大局为重,与李笠决裂,而不是助纣为虐。
那么,首要之务,就是在鄱阳进行一番“清洗”,将李笠及其部下的根,斩断。
鄱阳,是李笠的家乡,鄱阳子弟追随李笠征战十余载,饶州地界又有不少人及产业和李笠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鄱阳是李笠的根基,要对付李笠,得把其根基连根拔起。
而李笠的左臂右膀以及许多部下,多有亲属在鄱阳,只要将这些人控制,就能让李笠那边投鼠忌器。
众多密信,萧嗣看后烧毁,却不打算这么做。
且不说想不想的问题,就说实际操作起来,他不认为李笠在鄱阳没有布置,任由他为所欲为。
一旦他决定动手,在鄱阳缉捕李笠同党,关押诸将亲属,恐怕,先死的是他。
甚至,他的号令刚出州廨,就是全城皆反的结果。
李笠太得鄱阳人心,其左臂右膀以及大量鄱阳子弟,已经将李笠和鄱阳紧紧绑在一起,这种联系是斩不断的。
就算李笠遇刺身亡,但还有儿子,其妻家(黄家),连襟(彭家),在鄱阳依旧有极大地号召力,依旧能动员起鄱阳乃至饶州的人力物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