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狂热-《乱世栋梁》


    第(2/3)页

    他认为,那些呼吁北伐的官员,估计有不少是属于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类型,这些人应当知道,若今年北伐,真的很勉强。

    虽然前年收复青州,也算事发突然,但参战队伍,以正经官军为主,

    现在不一样,刚编练不到两年的府兵,来源主要是各地豪族、大户及其部曲,以及乡兵,小规模战斗或许能打,可大军团作战时表现如何,尚未可知。

    而北伐河南,必然引来齐军主力,爆发战略决战,在这种高强度的交战状态下,豪强武装构成的府兵能经受得住考验么?

    李笠觉得悬,所以按照他原来的设想,是今年校阅结束后,府兵返回各自军府,待到来年,先参加一些边境摩擦战,磨练一番,再说北伐。

    现在看来,在无数人的推波助澜下,立刻北伐的呼声越来越高。

    皇帝本来就心痒痒的,见人心可用,自然就安耐不住,今年就要北伐,想要重现收复青州的壮举。

    所以,临时改变计划,主动出巡到寿阳,就近校阅淮西官军,其中就包括淮西地区府兵。

    然后返回钟离,校阅淮中地区府兵,最后返回淮阴,校阅淮东地区府兵。

    此举确实省了不少开支,避免大量府兵前往淮阴后又返回驻地,进而省下不少因此产生的费用。

    但是,皇帝急于北伐的心态也暴露无遗。

    那么,在一片乐观的舆论氛围里,年轻气盛的少年皇帝御驾亲征,一旦战事不利或者遭到重挫,心态必然会从一个极端,掉到另一个极端。

    想到这里,李笠不由得看了看皇帝。

    只见这位少年,激动地满脸通红,已然是陷入“北伐!北伐!”的狂热状态。

    果然是中二期少年,极易冲动。

    李笠收回视线,思考起来。

    事已至此,抱怨无用,还好,他有所应对。

    。。。。。。

    府邸,李笠和来访的王琳交谈,王琳身为亳州刺史,此次随府兵来行在,除了接受校阅,也要参与商议北伐河南之事。

    说到如今人人热议的北伐,王琳忧心忡忡:

    “今年北伐,太勉强,编练的府兵,大多未打过硬仗,如今士气高涨,无非是盲目乐观罢了。”

    “官军攻打河南,齐军必然全力来救,河南地区地势平坦,四面八方无险可守,骑兵来去自如,防不胜防,可不比当初青州之役。”

    “而且,现在到处都在议论北伐,齐国必然有所耳闻,早早做好准备,那么...”

    “要收复河南,其实是两场大战,第一场是攻,第二场是防,攻得下、守不住,就等于没攻下。”

    “若寄希望于周军出击、牵制齐军主力,我看,根本就不稳妥。”

    李笠见王琳絮絮叨叨的抱怨,像个老妪,笑起来:“王郎的锐气都到哪里去了?”

    “哎哟,彭城公,你不可能看不出今年北伐隐患有多大,就这么袖手旁观?”王琳说完,一脸严肃的看着李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