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想法-《乱世栋梁》
第(2/3)页
“那如何使得!”李昕急了眼,“男儿就该驰骋沙场? 建功立业,若马革裹尸还? 那也是天意,岂能苟且于温柔乡中?”
李笠笑道:“这话? 我可不能说? 不说你娘? 你祖母,也听不得。”
“方才,在你祖母那里,说起作战经历,你祖母可是心疼得哟...”
“那我去和娘说!”李昕真是不想虚度大好时光,而是想要建功立业。
他知道自己没有所谓的打仗天赋,但愿意学,哪怕为此冒巨大风险。
所以希望驻守边疆,通过不断地打仗,在此过程中学习如何打仗。
对于骑兵的运用,也只能通过不断地打仗,来积累经验。
哪怕这所谓的打仗,只是清剿流寇,但那也是一种锻炼。
若是求安稳,当个禁军将领,终日在京城虚度时光,忘了远大理想,这样和一条鲍鱼(咸鱼在这个时代的称呼)有何区别?
李笠见侄子意志坚定,很满意:“你好好和你娘说,你娘把你拉扯大,不容易,心疼你,也是理所当然。”
“嗯。”李昕当然知道该怎么说,但他决意要锻炼自己的能力。
叔叔十几岁时,就扛起家中大梁,而他现在都快三十岁了,没道理躲在娘的身后,过自己的小日子,让叔叔继续独自扛大梁。
李昕想得明白,李家人丁单薄,成年的男子只有叔叔和他,叔叔要留在京城,那么,他就该在外做事,给叔叔分忧。
哪怕暂时不用他分忧,他也得锻炼自己,锻炼自己的队伍,尽快做到独当一面,如此,才能分担叔叔肩上的重担。
李昕向叔叔说起这一年多以来,打仗的经验教训,李笠听着听着,对侄子如此有上进心颇为满意。
李家能有今天,全靠他立下的赫赫战功,所以,李家的立身之本,是战功。
是军队,是追随李笠多年的人们。
这些人之中,多为寒人,但更多的是无地农民、无业游民。
只有团结这些人,才能让李家的根基逐渐稳固,而不是寄希望于融入“上层社会”,脱胎换骨,变成士族。
即便现在,李家看上去有模有样了,但李笠知道,自己其实不会被士族们看得起。
毕竟,这是个贵贱分明的时代,士族连寒族都看不起,又怎么看得起他这个吏家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