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宏图伟业-《乱世栋梁》


    第(2/3)页

    本来,这份大礼,千里马是要上呈伯乐的。

    按李笠在信中所说,十余年前,乐安发现水铜,朝廷随后以胆铜法提炼水铜,产量逐年增加,成为重要的财源。

    李笠判断,乐安地区之所以有富含“水铜”的“蓝水”,一定是附近地区有丰富的铜矿,矿石被水溶了些许,才会有水铜出现。

    水铜含量这么多,可想而知真正的铜矿石多到何种地步。

    于是,李笠派出队伍,在乐安地区不断勘探,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矿脉。

    这一找,将近十年。

    当勘探队摸清楚矿脉的时候,先帝遇刺身亡,皇太子随后也伤重去世。

    如此一来,李笠好不容易备下的大礼,不知该如何处置。

    朝廷财政捉襟见肘,如能开发这个巨大铜矿,可谓久旱逢甘霖,可李笠耗时近十年才备下的大礼,送出去,好歹要有像样的回报。

    列位辅政大臣之中,唯有“录尚书事”的鄱阳王萧范,和李笠关系较近,之前也有过“合作”,所以,这份大礼,送到了萧范手中。

    作为对应的回报,李笠希望自己能安心在徐州厉兵秣马,扩编军队,为将来的北伐做准备。

    当那一天来临,李笠希望自己能作为实际上的北伐军主帅,率虎狼之师,统一天下,青史留名。

    至于挂名主帅,当然由朝廷来定,统一天下的第一大功,当然属于挂名主帅。

    言外之意,就是李笠表明态度,若日后萧范或萧嗣作为主帅北伐,他愿为马前卒。

    很划算的交易,萧范没有理由不答应,没有理由怀疑什么。

    李笠出身微寒,在朝中毫无根基,不得士族、官宦人心,除了他父子,不会有宗室重用李笠。

    而李笠在地方任上,想要有一番作为,须得朝中宰辅鼎力支持。

    能给予真正支持的宰辅,除了他,还有谁?

    李笠所受先帝之恩,已经还了,所以...

    所以当他父子迈出那一步时,对于李笠而言,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否则,也不会把这件大礼送来。

    幼帝是坐不住位置的,大权迟早要被人抢走,而手握大权者,必然会清除异己。

    萧范知道如果自己成不了手握大权者,就会成为被清除的异己,所以,无论一开始有没有想过,最后,也必然只有一个选择。

    而现在,朝中还有谁能与我抗衡?

    萧范越想越激动,现在,他距离那个位置近在咫尺,可越是这样,越不能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