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焦三凤只好和盘托出,陈荷花听后不但没有惊诧,反而教训起焦三凤来:“我就说欢欢这个孩子不同一般,她是个聪明的孩子,有能力。我之前就教育过你,不要拿她当女孩子看。你以后可以依靠的还是这个大女儿,但你总是不听我的话,现在吃瘪了吧?” “妈你帮帮我吧,你一向疼爱欢欢,欢欢也听你的话,在欢欢面前你总有面子可言的。要不那你替我去欢欢面前求个情?” 焦三凤虽然是求自己的母亲,但说出来的口气却是酸溜溜的。 陈荷花和焦三凤母女俩总是针尖对麦芒,但或许是因为母女的缘故吧,所以总是越吵越亲。 此刻陈荷花也不在意女儿的讽刺的语气,她乐观的表示:“欢欢家住哪里,你带路,我去会一会我这能干的外孙女儿。” 赵欢欢这几天上课被各门课的任课老师都表扬了一通,他们不仅当着初一二班的面表扬赵欢欢,也当着初一一班的面表扬赵欢欢,还当着年段其他老师的面表扬赵欢欢总知赵欢欢成了第n中学里面的风云学生。 关于赵欢欢如何刻苦学习的故事,也在第n中学的校园里面疯狂流传。 当然了,那些故事都是细说和夸张的成分。 诸如赵欢欢晚上时间不睡觉,下晚自修了还在学校的路灯下刻苦学习。 赵欢欢又不是寄宿生,下晚自修后肯定飞也似的往家里逃去。怎么还会留在学校的校园里,在路灯下喂蚊子呢?然而,人们总是喜欢这样细说的故事,因为生活可能太平淡了,所以对这样一眼就能看出真假的故事却深信不疑。 这样赵欢欢在学校里就多了很多粉丝,有同年段的同学,有高年段的学长学姐,还有老师。 朱有兆就是其中一位特别喜欢赵欢欢的英语老师。 朱有兆二十七八岁还单身,在九零年代的镇子算是大龄男青年,大龄男青年却还未婚,这就有一些悲剧的色彩了。 不过朱有兆是城里人并不是镇上的人,他对镇上人们眼光并不是很在意,而且朱有兆有自己内心的梦想,他可不想自己的一辈子都在小镇上蹉跎。 就算家里走后门能把他的工作从镇上调回城关那又怎么样呢?一辈子当个教书的臭教书匠就很有出息吗? 朱有兆可是一个有大梦想的人,他想要出国留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