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人生无巧-《人生一串》
第(2/3)页
当年彭总设计水平很高,这就是专业素质积累而来,是量变的基础。如果他没有专业水平,没有当上设计组的组长,那他与总经理见面说话的机会都不会有,更何谈欣赏呢?老帅在刚刚结束的这个大工程里,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公司作出了贡献。但,最高层次的肯定,也只是来自于副总经理,还是书面的。至今,他与副总经理,还没有过一次深入的私下谈话。
没有谈话机会,是因为你不够层级。也可以说,你实力上量的积累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更何况,彭总走关系也好,走后门也好,他在销售上的能力,是有业绩支撑的。或许是运气,但你得把握。他平时对人性的观察以及社会交往的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得出来的。
生活没有巧,当所有努力积累起来,碰上了某个巧,你才能够爆发。
今天他给陈冬讲的个这故事,其实是真实的,这个故事,也教育着老帅自己。要说生活有巧,有哪个巧能够赶得上彩票中大奖呢?天下人都期盼的奇迹,居然就在自己身上发生,这恐怕是最占巧的事了。
但是,这些中了大奖的人,都能够过上幸福的人生吗?就像童话里所提示的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从此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吗?
不管生活怎么样,每一个年轻人,内心中都有一个梦中情人。而老帅曾经的梦中情人,是英国的戴安娜王妃。那种美丽那种气质那种热情那种勾人的眼睛,是许多男子都忘不掉的。她与王子的故事,就是事实版的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结局怎么样呢?结局比美人鱼还要惨。
童话都是骗人的,它唯一的价值,就是给最痛苦的人,画一个希望的饼,以增强他们活下去的勇气。这一点,今天的彩票,担负着同样的功能。
有两个社会学材料,对老帅形成今天的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第一个材料,就是西方对彩票中奖人的人生观察。社会科学之所以叫做科学,主要是它通过事实与数据作为研究材料,通过逻辑与分析来得出结论,不像是中国古代坐而论道,以偏概全的推论,直觉经验的扩大,或者天马行空的想象。
这个材料里,统计了大量的中了彩票大奖的人,跟踪了他们多年的人生轨迹。结果出来后,发现,大部分中奖者的人生经历都差不多,最后沦落为一群没有幸福感的人。所以,上天砸下来的礼貌,哪怕是馅饼,也有可能因为高度、速度与质量的原因,造成巨大的动量,你承受不了这种冲击力,会把你击垮,馅饼就变成了陷井。
这个年轻的陈冬,居然说出这么透彻的话来,他的人生都经历了什么呢?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真理,绝对是少年老成。
这些彩票中奖者,获得了人生最大的巧。他们过后的经历,大部分人都一样。首先是挥霍,这是人的心理需要。过去的贫困,让他们的心理受到创伤,让他们自尊受到打击,让他们欲望受到压制,在今天,终于有条件来满足它们了。于是,疯狂地消费、炫耀、找刺激,成了他们中奖后的最早动作。
接下来,因为巨额财产所带来的诱惑,亲属、家人对财产分配与使用不同的意见,导致家庭失和、夫妻分手,这种情况,不仅在彩票中奖者中出现,在公司做大后,也会出现,天天发生。本公司,老董事长和总经理的矛盾,就来源于此。他们当年创业是何其艰辛,而在财爆涨的今天,矛盾已经公开化了。
欲望有自身的发展轨迹,膨胀是它最主要的特征。穷的时候没感觉出来,觉得只要能够坐上奔驰宝马就可以了。等你富了时,你恨不得要买私人飞机,才过瘾。所以,钱的数目总是有限的,经不起挥霍。而伤过心的亲人,就再也不会回来了,你最后除了一贫如洗外,还有两样礼物会及时送来:一是被自己挥霍垮掉的身体,二是孤独终老孑然一身。
但是,有没有把握这种大巧,进入幸福的进阶模式的人呢?有,数目虽然少,但很可贵。比如,自己的发小:老猫。这种能力,来自于他对自己对人性的清醒认识。这种认识,不是一天完成的,是他到处闯荡细心观察所得到的。如果自己跟他比较起来,这些年所积累的量有何不同。那就是,自己积累了知识,而老猫,积累了见识。
没有这种积累,所有的巧,都是浮云。
对老帅人生观树立有影响的,第二份材料,是英国一家电视台,对数十个不同阶层儿童成长经历的跟踪采访。这里面,有富豪之家的小姐,也有蓝领工人家的小子,从他们几岁时就跟踪采访,一直坚持数十年,来看他们人生发展的轨迹。
要说,最后的结果是不出意外的。工人家的小子,最后大多数也是普通人。富豪与精英家庭的孩子,后来许多也成了精英。从小学时期看,他们的聪明程度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大致上可以排除基因因素。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结果的一致性呢?
在统计学上,把小概率事件不作为主要对象研究。这中间,当然也有穷家庭小子崛起的例子,也有好家庭孩子堕落的例子,但比例较低,不具备普遍性。
如果不是基因与自身先天原因造成,那么后天原因中,哪些才是决定未来的决定性条件呢?
英国是个发达国家,片子中所跟踪的孩子,哪怕是最穷的家庭,也得到了基本的物质保障、教育条件及工作机会,可以说是幸运的。
但后来的结局,却如此悬殊,是何原因呢?
在于积累。这些孩子们,生活经历中,大都没有突变的巧事。父母所积累的人脉、资金、见识、圈子、能力,通过学校家庭社交及投资,渐次地让子女的竞争条件发生了差异。这种差异是渐次的量变,当子女成年后,量变的积累发生了质变,于是,各自就在这质变中,固定了阶层。
而中国不一样,在古代,因为科举制度的存在,让普通的读书人,有可能产生寒门出贵子的现象,并且作为一个制度而存在,让大家产生了两种思想:一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二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两种精神是伟大的,是一种奋斗的向上的不服输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支撑了中华古老文明,屹立五千年而不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