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八六 谋战-《第一氏族》


    第(2/3)页

    “尔等敢战否?”

    众将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面对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谁也不敢大意,他们这才想明白到黄远岱等人那些言论的稳妥性,一时间面面相觑,额头汗水溢出,没有人敢冒然出声。

    出乎所有人预料,首先站出来的是耿安国。

    他抱拳对赵宁道:

    “大帅,此诚国家危急存亡之秋,稍有不慎就是倾覆之祸,但身为大晋将士,我辈抛家舍业离别家人,不顾生死浴血疆场,求的不就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让国家转危为安吗?

    “昔年天元大军来犯,王师一败再败,疆土一丢再丢,国家危在旦夕,在大帅率领我等取得西河城大捷前,何人敢说能够战胜他们?

    “可彼时国家的大好儿郎,不也前赴后继赶往沙场,与天元大军以命相搏?我等从来就不曾怕了谁,更不曾未战先怯!

    “而今,大晋已是革新之国,君民同心,三军同德,正该是廓清宇内之时。

    “那秦国、吴国若是识相,就该乖乖俯首待罪,他们此番敢来战场与我等相拼,已是不知所谓、自寻死路,大军岂有不战而退之理?

    “大帅,末将不才,只需大帅一声令下,末将愿为前驱,率义成军为三军先击吴军!倘若丧师辱国,甘愿提头来见!”

    言罢,耿安国执礼不起。

    赵烈、陈奕、范子清等反抗军将领,闻言无不动容。

    第二个站出来的是王师厚。

    耿安国话说到一半,领会到对方意图,他就已经做好了起身发言的准备,耿安国话音方落,众将还未反应过来,他就已经抱拳出声:

    “大帅,王师渡河南下后连战连捷,战无不胜攻无不取,而平卢军尚未有尺寸之功,军中儿郎早就摩拳擦掌,亟待以身报国。

    “末将愿为大军先锋,为大军出击吴国,战若不胜,绝不回返!”

    耿安国是立足实际,真心认为大军没必要忌惮什么,王师厚不同。

    他是觉得赵宁不可能不战而走,所以想着先表现一下自己,一方面竖立自己皇朝忠臣的良好形象,一方面在反抗军诸将面前出个风头,免得一直低人一等。

    陈奕、范子清等反抗军将领,眼见这种紧要关头竟然被两个藩镇军主将抢了先,表明了为国不畏死的态度,反倒是显得作为皇朝禁军的反抗军胆小怯懦,一个个脸上都挂不住。

    这真是岂有此理。

    反抗军会怕?会忌惮吴军?会不能为国死战?

    笑话。

    他们从未觉得大军不能在中原征战了,只是刚刚被赵宁、黄远岱等人说及大局大势,出于谨慎稳妥的考量多权衡了一些。

    当下众将哪里还能坐得住,纷纷起身抱拳向赵宁进言,争夺先锋位置,言语中虽然没有贬低吴军、秦军,但个个都敢立击败对方的军令状。

    赵宁见军心可用、士气可嘉,大伙儿并没有因为秦军侵入河东而彷徨不安,心中稍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