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同-《林浩的电影时代》


    第(2/3)页

    “怎么样?”曾黎问了一嘴。

    “哎,就那样吧。”林浩叹气。

    不说也罢。

    这么多年李安两届金狮,两届金熊,两届奥斯卡,但就是金棕榈始终算是个遗憾。所以这一次嘛,重在参与。

    但也幸好没有真的被选上了...

    ...

    灯光关掉,屏幕亮起。

    开场黑白的审讯肇红霞让人以为会是一部艺术性的电影后,直接王宝强和黄勃两个憨憨登场,喜剧登场,而这无疑是欢乐的。

    “快点!还有四分钟了!!”

    “走走走!”

    “你捏着离合走个锤子?”

    “干啥?”

    “松离合!”

    “啊,哦!”

    于是摩托车“piu”地一声,冲上了天...

    “哈哈哈哈!”哪怕都是亲身参与,其中还有人是看着摩托车被挂上去的,这时候大家也是笑声不断。

    但这里面不只是欢乐。

    欢乐里,暗藏了线索。

    原版饶晓志导演的一个问题就是,他的水平不是那么足以支撑起一个丰满的故事,镜头也差了点,演员还不错。但你要就用这种水平去戛纳...

    那还是去一种关注单元吧。

    所以林浩剧本上,就是改了不少的。

    ...

    首先是多线叙述.

    原版看似多线,实际主要就是两条线交织出来的,而要说完整性...

    只有任素汐那一条比较完整。

    因此除了完善保安线,警察这边,林浩是有补全一条线的,又额外埋了一条线的。

    先说这三条完整的线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一环套一环,但彼此之间也有着联系,几条线时不时还会有交叉点,而不是留到最后一起“爆发”。这才让逻辑严谨,也让人物的行为不再只归于巧合。

    巧合真的是剧情电影的大忌。

    第一次:“真巧,在这遇见你?”

    第二次:“可恶,居然碰巧我出来郊游就看见他偷吃!”

    第三次:“天啊,这么巧,我居然偶然在地铁上听医生谈论得知,他患了癌症!”

    喂,不是吧?

    不是说不能有,但绝对不能多。

    而林浩当初编剧的难度,就是在于三条线之间相互印证,让人物的行为逻辑可以正常得到解释,这就是难度很高的。

    哭了编剧,笑了观众。

    但目前看起来是值得的,林浩自己看得很舒服,逻辑很流畅。你可以从这些人物和故事线的碰撞,随时开启大脑风暴,试图来解密接下来的走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