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或许有人不禁会有些疑惑,既然武大只是想改变梁山好汉不得善终的悲剧,他为何还要让梁山好汉参战? 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只要梁山好汉参战,有所损伤是肯定的,那岂不是还是要死人? 是的,战争总是要死人,可还是那句老话,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保家卫国而死,便是重于泰山,死得其所,并不是悲剧。 好男儿理应上马杀敌,难道不是吗? 道理很简单,我相信,我们生活在后世和平年代的人们,待有朝一日,小鬼子还敢打进我们的祖国,即使我们手无缚鸡之力,即使我们都是在读书的年轻人,可如若祖国有需要,需要我们上战场,我们依旧义不容辞,难道不是吗? 而对于武大而言,道理也是一样的。 虽然武大有时候很无耻,无耻到甚至有些猥琐,有些自私,但他既然已经穿越到大宋来了,如若让他对大宋的灭亡视而不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换了任何一个人过来,也是绝对不可能。 这与骨气无关,与武大一直无心朝堂也无关,这只与人存活在世上的信念有关。 非吾族类,其心必异。 辽国的统治者是契丹族,再北方的金国是女真族,武大不可能坐视外人来屠戮我们自己人。 何况,大宋一旦灭亡,武大好不容在阳谷为兄弟们开设的家业,在整个大宋开设的钱庄与四海镖局,瞬间就会变成子虚乌有。 即使武大率领众人躲到江南,等待日后的南宋建立,可莫要忘了,南宋同样会灭亡在蒙古族手里reads;! 到时候,武大又该何去何从?即使他那时已经老去,可他和兄弟们的后代,又该何去何从? 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两者向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无论是从民族大义上来讲,还是从私人角度来看,为了一劳永逸,武大都绝对不允许大宋灭亡。 即使他能力有限,可他可以去仔细回忆历史上大宋灭亡的原因。 所以,在剩下来的时间里,武大闭门不出,仔细勾画地图,以及回想大宋的数次惨败。 而院子里,张良与吴刚正在血斗! 武府三大家将,张平、张良、吴刚,张平陪着西门庆守在阳谷,所以张良与吴刚俩人,正在争夺到底谁陪武大北伐的名额。 …… 接下来的数日,在武大动作连连的同时,朝廷已经收到北方边境急奏,前线已经开始零星交火,辽国即将兵临城下,请求支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