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打虎英雄武松-《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第(1/3)页

    在古代,人们并不把天然的盐当作盐,而是称之为卤。将卤注水后煮沸得到的盐被称之为卤水粗盐。在北宋年间,虽然沿海一代出现了海盐晒法,但由于技术的原因,效果并不太好,且费工费力,所以杂质极少味道上佳的青盐便被炒成了天价,一斤的价格大约在五百文左右。

    在这个三文钱就可以买一斗米的年月,五百文绝对是天价了,这也正是盐比命贵的由来。

    虽然历史上对西门庆的描述大多着重于贪花好色阴险狡诈,但他一个落魄财主,能够凭一己之力迅速发家致富,又岂会是愚蠢之辈?

    他很清楚,如若武大真的有制盐之法,那么钱财很快便会滚滚而来。

    西门庆的眼中冒着绿光,一眨不眨的盯着武大,生怕武大说出“不”字。

    作为一名理科高材生,制盐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武大淡淡一笑,略一颔首,深藏功与名。

    西门庆大喜,唤王婆拿来一坛子粗盐,拽着武大直奔后院。

    后院之中有一石磨,武大可不会用这玩意,西门庆撸起袖子刚想亲自上阵,武大招手便把探头探脑的王婆喊了过来。

    西门庆撇了王婆一眼,欲言又止。

    武大却表现的毫不在意:“制盐之法,小道而已,兄弟何须如此大惊小怪?况且王婆也算是熟人,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连制盐之法都不在乎,西门庆心悦诚服,王婆更是喜不自禁。

    武大将粗盐倒进石磨磨眼,王婆摇着石磨转了起来,盐粉很快便从石磨边缘缓缓溢出,武大将盐粉收进木桶,加水,用木棍搅拌,让盐分充分融进水里,待溶液饱和,倒进命王婆拿来的用两层麻布蒙住的另一个木桶。

    不一会儿,麻布上全是杂质。

    但此时的盐水杂质依旧很多,武大命王婆将麻布洗净,再次过滤数次,然后将溶液倒进了锅里。

    王婆生火,锅里的溶液很快便沸腾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