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柳蔚只是摇摇头,也没详细解释。 作为医科学生,柳蔚对医学的了解,自然是最多的,而关于医学的历史,肯定也不会陌生。 早在11世纪,人类就发明了义肢,西方的11世纪是什么概念,大约就是中国北宋年间。 既然早就有人将义肢这个概念带出来,那便说明,义肢的研究,也一直在继续。 在柳蔚的世界,义肢在11世纪后,很长一段时间,发展都是止步不前的,也就是无人真正的去研究它,钻研它,而真正让其研究壮大起来,则是因为战争,一战,二战,受伤的士兵太多。 而如何让大批战伤截肢者回归社会,就成了欧洲各国急于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此之后,义肢的研究发展突飞猛进,到了后来,则已经能轻易还大多数人,一个至少看似完整的躯体。 根据柳蔚的了解,在现在这个青云朝,那些所谓研究义肢的人,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木质义肢上,一根木头,支撑一个人,但僵硬度几乎是百分之百。 柳蔚为那捕快做的义肢,加入了轴定律,也就是让其做到了能弯曲,灵活度高了一些,但也只是一些。 柳蔚曾想过继续深入研究,但因为材料受限,终究是达不到太明显的进步。 可是现在,听小黎这么一说,柳蔚就开始好奇了,这里,竟有如此逼真的义肢? “爹?”看娘亲迟迟没说话,小黎又唤了一声。 柳蔚回神,看着儿子,吩咐道:“去将笔墨纸砚拿来。” 小黎不知娘亲要做什么,但还是乖乖去拿。 等他拿了回来,柳蔚将宣纸铺好,执笔,直接问:“容貌。” 小黎反应过来娘亲是问自己那老爷爷的容貌,便回忆着道:“头发花白,面有银须,五官端正,对了……”小黎想到一点,伸手比了比自己左边眉毛尾部的位置,道:“爷爷眉毛这儿,有一个断痕,像是因伤疤所致,但是不明显。” 小黎知晓娘亲是要画肖像,但是要他用文字叙述一个人的五官,还是有些勉强,所以他只能捕捉特点用以标记。 柳蔚听着,没有急着落笔,又在另一张宣纸上,画了一双眼睛,配上一双眉毛,问:“如此?” 小黎扭着头看了看,摇摇头:“上眼睑要再沉下来一些,但是眼神又很有精神,眉毛没有那么高耸,要矮一些。” 柳蔚按照儿子说的,又画了一次。 这次小黎满意了一点点,但还是说:“眼眶没有这么小,要再大一些,还有眉毛不是全黑的,一半都已经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