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天人-《元阳道君》


    第(2/3)页

    觉得一定有问题存在。

    修行是让自己身心期日渐圆满。

    却绝不该是让自己被大道仙身中近乎程序的规则劫持同化变成一个超强的机械生命。

    那样自己的存在还有何意义?

    没有半点活力的话和死了没有区别啊。

    大道仙身应该是自己成就不朽永恒的工具,是自己横渡苦海造就的宝船,是修筑起来跨越苦海的桥梁,而不该成是自己的主人。

    王方平心说自己可能也是心底隐约意识到了这点,今次降临后自己才格外注重这份体验,但意识到了又该如何解决呢?

    很显然。

    西游世界的众位圣人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

    他们如大道般居于至高。

    却仍各自保存着各自的天性。

    他们是如何保持的呢?

    自己又如何不能呢?

    是否自己的记忆和经历太少,而道行、法力上升的太快,导致两者之间向后者失衡?使的后者能对前者很轻易的冲刷改变?

    又或者?

    等等。

    要是在西游世界的本体中自己身在局中潜移默化间很可能永远意识不到这种情况。

    如今意识到了这一点。

    是因为心神降临临时跳脱了出来。

    解决之道应该在此。

    西游世界的圣人也可以参照。

    就好比老君。

    三十三天之上兜率宫的那位老君是圣人本体吗?不,不是本体,仅是化身,但在西游世界主事的似乎恰恰是此化身。

    老子化胡。

    佛道相争。

    都是此身在筹谋。

    所以?

    想来就是这样了。

    在许多洪荒文中成圣要斩化三尸分身,也就是化出善、恶和执念化身。

    据说这是无情之道。

    其实却是不然。

    所谓斩三尸是斩化分化出三尸化身,却并不是将三尸给斩杀泯灭了。

    相反是要叫其和本体一样恒存下去。

    恰恰是分化无情和有情使有情无情相对独立却又相互统一达成一个平衡的的有情之道。

    基于此王方平决定为自己设计出如下模式:真灵核心与灵光两分对应本体与化身两分。

    本体核心求生。

    化身灵光求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