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语数体-《绞明》


    第(2/3)页

    “跟着方南读书识字,方南会给大家讲有意思的故事。”

    “我们一起读书识字吧,感觉非常好玩的样子。”

    胡小丫胡壮等人的动员下,大部分适龄少年们都表示愿意跟着方南读书识字,最后只剩下几个比较顽固的男孩子,他们在看到其他小伙伴都要跟着方南老师读书识字,只剩下自己,非常的孤单,只好跟上小伙伴们的脚步。

    最终,方南收获青山寨第一批四十二名学生,二十二名男生,二十名女生,胡小丫不包含在内。

    胡小丫也是要跟着方南读书识字的,只不过方南和胡小丫两人早早定下娃娃亲,也没有什么好反悔的,要是方南和胡小丫定下师生的名分,在深山里是无所谓,但是等到走向外界后,这就成了一个污点。

    方南自然要避免这一点,胡小丫同样要和其他四十二名学生一起读书识字,只不过胡小丫的身份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助手,简称助教,也可以称呼为“老师”,其他时候方南也会单独传授胡小丫一些知识。

    学生是收好了,课业还没有正式开始,青山寨没有纸墨笔砚,方南的随身空间里虽然有纸笔,但也无法为这么多学生提供,所以需要另想法子。

    方法很简单,方南可以使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教学,学生们可以用铺平的沙土当纸,小木棍当笔,用小木棍在沙土上写字。

    沙土和小木棍到处都是,黑板直接找来一张旧门板涂黑即可,粉笔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也是能够轻易找到的。

    方南带着学生们准备教学工具、书写工具的时候,也在想着该怎么给学生们上课,在工具准备差不多的时候,方南也思考好上课的内容。

    课业一共分为三个学科,分别是语文课、数学课和体育课。

    语文课就是读书识字的学科,身为超凡者,方南能够清楚记得自己曾经学过的知识,不过方南没有打算直接教授学生现代的课本,而是先教授这个时代里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方南记忆中的《三字经》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章太炎(字炳麟)先生的《三字经》增订本,实际上《三字经》有多个不同年代版本,比如宋末元初的1068字本,明代的1092字本,明末的1122字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