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离心力和后轮锁死侧向摩擦力共同作用之下,车身左后半部会有一个急剧增高的上浮力,G65本身就没有扰流板来制造下压力,重心又高,翻车妥妥的。 但是,汪言在发动漂移时,极其精确、巧妙的让后车轮越过路面,精准的刮上草坪。 赛道和公路的最大区别,就是没有路肩! 沥青赛道旁边,便是草坪缓冲带! G65的两个后轮在锁死的一瞬间,直接掠上草坪,摩擦力顿时降到一个极其微弱的程度。 失去那种侧向摩擦,前轮仍在转向驱动,上浮力不足以掀翻车身。 于是,漂移的前半部分便顺利完成。 “卧槽!漂亮啊!” 嗷的一嗓子,周建武抚掌大叫。 随后,神情变得愈发紧张。 用草坪来降低摩擦力是一个神来之笔,但是,并非没有隐患。 在失去后轮抓地力以后,车身处于一种半失控状态,在惯性的作用下,摆动幅度很大,一个控制不好,很可能甩尾过度,让G65甩成一个“原地调头”的状态。 一旦G65失控停在道路中间,后面跟着的总裁和TT,都有一头撞上去的危险! 然而,就在那个荷载进入相对平衡、车身动力在惯性系转换临界点的那个刹那,汪言用精确到毫秒级的反应,猛打方向盘、刹车全松、匀速将油门踩到三分之二处…… 前轮反倾提供一个向外的动力,速度在逐渐恢复的同时,后车身的漂移惯性被导向前方。 G65咆哮着重新切回内侧弯角,并且在右倾前轮的带动下,直直的蹿了出去! “卧槽!漂亮啊!” 观众席上爆出一片欢呼,被汪大少的神级操作震得不行。 “这特么是在拿场地赛当拉力赛在跑啊……” “大神,给您跪了!” “太牛批了,儿得呼,虎哥,你搁哪找来的变态啊?” 在场的二代们大多数都懂赛车,自己上不行,可是完全能够看出汪言那一番操作的骚劲儿。 先是大角度走线切弯,即将冲出路面是小幅度漂移,借草坪控制侧翻,尔后在最极限的时间里把前轮掰出一个最合适的出弯角度,将惯性、荷载、动力全部利用到极致。 前轮是典型的场地赛跑法,后轮则带着明显的拉力赛技术风格,两种不同的赛场技术,融合于一体,那是何等的惊人! 周建武兴奋得不行,拿对讲机喊中控台。 “弯速多少?!出数据没?!快特么点!” 中控台的声音有点颤抖:“进弯138,出弯91,全程2.13秒,通过速度117!” “卧去你麻的!” “那可是G65,你没搞错?!” “快特么赶上大牛的极限弯速了吧?” 周围的人全疯了,粗口连连。 所谓的极限通过速度,当然不是指瞬时速度,而是一整个弯道,从进弯到出弯,全路段的平均速度。 130进弯,80出弯,匀下来不到100。 180进弯,超级大角度漂移,30出弯,均速可能都不到80——前提是不翻车。 而上汽赛车场的极限弯速,对标车型是F1方程式赛车,换言之,只有F1才能接近那个极限弯速。 大牛、拉法之流的民间超跑,距离极限有着一大截距离。 至于G65…… 那玩意压根就不是应该站上赛道的车型,100公里每小时的极限弯速都有点抬举它。 结果呢?! 汪言硬生生跑出一个117! 初新眼里异彩涟涟,喃喃道:“好厉害……” 周建武涨红脸,又问一次黑虎:“草了,虎子你哥们到底干嘛的?!” 黑虎美了,双手往胸前一抱,扬起下巴:“我新收的小弟,还成哈?” “滚!” 周围又竖起一片中指。 “别是瞎猫撞上死耗子……” 突然,有个小青年泼来一盆冷水,满脸酸溜溜。 大家心知肚明怎么回事,也没人计较。 一个新人,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原因不重要,类似的情况多得是,习惯就好。 黑虎被拆台,心里不怎么舒服,却不方便直接怼,正难受着,汪言亲自打脸了。 那是一个连续的发卡弯,G65仍旧以正常情况下必出问题的初速,横行无忌的冲进去。 我左漂漂! 我右晃晃! 连续两次刮草坪的漂移,把G65的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玛莎拉蒂总裁和TT在后面狂追,老老实实的走线过弯,却仍旧被拉开20米远的距离。 正常情况下,应该倒过来才对。 别看直线加速G65最快,持续动力最强,实际上,真到赛场里,那两台车能玩死G65。 弯道性能+操控性,不是死板的数据能够体现的。 然而车神汪就是介么不讲道理! “妈耶!我可能要瞎……” “太特么精准了吧?汪神是怎么控制的?!” 黑虎瞟一眼讲风凉话那青年,冷笑挑眉:“兄弟,不服憋着,我小弟就是这么凶!” 确实凶,反正周建武是服了。 “真牛哔!汪神是特么打小就开始跑拉力吧?!好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