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都在改变-《重生之俗人崛起》


    第(2/3)页

    虽然还有将近200吨的玉米暂时没有销路,可超低的水分含量让这批粮食长期存储成为一种可能,因此将剩余玉米直接拉回华遵进入仓储,伺机而售,扣除存储费用,利润还是很可观的,再者说,凭借曹亚东对玉米品质的判断,暂时不提南方酿酒的客商,仅凭隆兴的这些养殖客户,只要用上这批玉米,那么必然会有二次进货,而这个周期,不会超过一个半月,并且二次进货的数量肯定要超过第一次,因此,他有百分百的信心在一个半月内将剩余玉米销售一空。

    整整500吨的玉米编列发货成为可能,不过这次的编列变成了两组,一组发往南方,而另外一组则发回了山塘,实现了两条腿同时走路。

    而这种编列发货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时间的快捷上,与单独请一截车皮的费用相比,省下的运费就是大几千块,若与汽运相比,那更是数以几万计。省下的这些钱全都变成了纯利,这让柳如山和曹亚东两人大喜过望,实际利润高出了预期一大截。

    共识达成,柳如山与曹亚东开始按照当初的约定筹备款项,为最后的钱粮交接做准备,而柳如山也通知了北东的稻米供应商,按照早以商定好的回款条件向自己发货,同时通知了店里的邓薇,开始为铺货回款做铺垫。

    邓薇通过几个月的学习锻炼,早已经不是那个刚出校门的小女生,她不仅在财务上尽职尽责,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在销售上开始显示出独特的本领,经过她连续几天的游走说服,也成功的凭借柳如山前期经营的关系网将货物铺开,为盘库打下了资金基础。

    在这整个过程中柳相对只是在看着,在思考,在微不可查的修正。

    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因为他还在上学,抽不出那么多的时间进行操作,二是他也在尽量在粮食贸易的操作中淡化自己的影子,让父亲大展手脚。

    尽孝这个词很宽泛,在柳相对现在的思想里面,他认为目前最大的尽孝是让父亲打拼出一番自己的事业,完成他年轻时候的梦想,让他亲手的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粮食贸易王国。

    没错,这就是父亲在六十岁那年跟三十五岁的柳相对谈起的他年轻时的梦想,可那时候他的背已经佝偻,身体健康状况也不太好,很多的雄心壮志已经被岁月侵蚀,他就坐在面朝东的阳台上,下午的阳光被身后高高的起脊楼挡住,照不到身上,他的手指间夹着烟,面色平静的跟儿子谈着过往,谈着理想,柳相对在他已经浑浊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叫做遗憾的东西闪闪发光。

    可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他已花甲,已耳顺,他只能跟自己的儿子笑谈当年,他说他多想年轻二十年,好好的去亲手做一些事情,不顾一切的,甚至是飞蛾扑火的去做,说这些的时候柳相对又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那种略带浑浊的晶莹。

    父亲没有找回那个二十年,可柳相对有,所以他要帮助父亲完成那个理想,但他也知道,理想这个东西是要自己来开创的,就算是儿子帮忙,实现了也不是那么一回事,所以在这些时间里关于粮食的所有东西,柳相对一直只是出点子,建议,他将所有的可以操作的东西用委婉的语气建议出来,最终的决定权,还是交给了父亲。他用领先这个时代二十年的经验慢慢引导父亲引入南方稻米,建立品牌框架,形成品牌标示,完善人员结构,建立分销结构,建立物流运输,开拓运营思路,建立仓储,让父亲一点点将思想和眼光放开,就是希望父亲通过前期的这些铺垫,最终能在粮食贸易这个战场上挥斥方遒,开疆拓土,让他一步一步走上自己特有的那条路,让如山的名字旌旗猎猎,响彻华遵,甚至山塘。

    父亲现在像一个年轻人那样忙碌着,但他充实,想来按照这个道路坚定的走下去,再到六十岁的时候,父亲一定不会是背影佝偻,步履蹒跚。

    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父亲的精神状态好,所以到那时候他也一定会腰板挺直,走路生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