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宫变(三)-《光熹帝国》


    第(3/3)页

    后院起火,是他们现在体会到的最真实的心情。吴匡第一个想到的是敌人已经攻入了北宫。想到这吴匡几乎差一点就要自刎谢罪了,不过还好冷静分析了一下后才发觉不太可能。

    自己驻守的朱雀门和其他三门联系不断,若是真的有事他这里应该很早就知道了。想到了事前的情报分析说北宫有可能会有内奸接应,吴匡渐渐明白了发生了什么。

    若真按情报上的分析,潜入宫中放火的应该只是一小撮叛军,天子事前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对付这一小撮叛军应该没有问题。只是让吴匡担忧的是北宫里烧起的大火,冲天的火势让情况变得混沌不明,这给北宫的守军带来的极大的压力,永乐宫里何太后的安危始终让他放心不下。

    派人传令其他三门严守宫门不得松懈,吴匡找来了关羽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实际上关羽也有这方面的忧虑,双方正要商量是否应该派兵支援一下,长水营校尉段煨急火火的带兵跑了过来。

    段煨负责白虎门的守卫,吴匡刚要张口质问他为何擅离职守,段煨倒首先认罪道:“属下大罪!”

    吴匡与关羽都觉得奇怪,看着段煨一脸急色、满头大汗的样子应该不仅仅是因为擅离职守才过来赔罪。吴匡疑惑的问道:“段校尉不在白虎门御敌,来此作甚?”

    段煨面露苦涩,将他来这的目的说了出来。

    原来在南军开始攻打北宫之前,他麾下的兵士偷偷的放了一批人入宫。

    段煨获知这件事的时候,宫中已经着起了大火。心中预感到大事不妙,对偷放人入宫的兵士酷刑拷打后,兵士终于承认是被宫中的黄门收买而偷放人入宫的,至于其他则一概不知。

    情知必然是叛军潜入了宫中,段煨觉得犹如五雷轰顶一般。今晚不管对叛军胜利与否,自己的罪责是逃不了。

    作为西凉降将,段煨、胡轸等人在朝堂是其实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的。虽然他们也出任了像北军校尉这样的要职,可是却并不十分受信任。天子对他们即用且防,士大夫们对他们也十分不友好,在朝堂上基本上处于了爹不亲娘不爱的那一伙人。

    今晚这件事情,若轻了算是玩忽职守,重了的话难免不会让人怀疑自己与叛军串通。这个罪名可不是他能承受的住的。

    段煨带着人马急急的赶了过来向吴匡请罪,就是希望吴匡能派他戴罪立功,去平灭潜入宫中的叛军。

    段煨只带了二百多长水营的士兵,他虽然心中焦急,可是仍然保持着冷静。白虎门那里虽然没有朱雀门这里遭受到叛军的攻击那么猛烈,可是他丝毫不敢放松警惕,毕竟若是宫门有失他同样死罪难逃。留下了大量兵马严守宫门,自己则带少量兵士戴罪立功。

    身为同袍,关羽对段煨的尴尬身份还是有所了解的。看着他焦急的神色,性格一向傲上而不凌下的关羽动了恻隐之心,出言安慰段煨道:“段校尉无需过于忧心,谅其小小乱贼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关某愿意与你一同前去除贼,助你一臂之力!”

    吴匡也同意了段煨前去戴罪立功的请求,同样安慰他道:“段校尉虽然一时失察使贼人入宫作乱,可若是能将功补过确保北宫不失,陛下必不会重责。届时我等也会为你上陈天子表你之功。”

    段煨心中感激,拱手谢道:“如此来,属下感激不尽!”

    段煨与关羽率着三百兵士来到了永乐宫,这里此时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张韬带着天子护卫与袁基所率的乱军混战在一起,基本上已经压制住了袁基所率乱军的进攻。令关羽段煨惊讶的是何太后身边的中常侍郭毅也在乱战中挥剑砍杀乱军。

    关羽段煨戍守北宫,平日里没少与郭毅打交道,却从来不知道这个郭毅身为一个宦官竟然倒颇有武力。

    关羽捻了一下胡须,若有所思的说道:“陛下曾经说过,天下有种武功叫‘辟邪剑法’……”

    “什么?”段煨歪头看了他一眼。

    关羽哑然失笑起来。天子刘辩说的时候便已是玩笑的态度,况且那种武功的修炼方法——天下哪有那种荒唐的事情。

    关羽摇了摇头,没有在这种杂事上纠缠,立刻与段煨带着兵士加入了平灭叛军的战斗中。

    实际上张韬所带来的护卫队完全可以独立消灭这支叛军,唯一的麻烦是叛军四处燃起的火点迫使他们不得不分出很大部分的兵力去灭火。关羽和段煨的到来恰恰弥补了兵力的不足。很快的,胜利的局势开始向他们这面倾斜了。

    与此同时,由于北宫的火势巨大,驻守濯龙园的西园军也不得不分出了一直兵马赶往北宫支援。不过在西园军的兵马开始调动之后,一支在暗处隐藏许久的军队也悄悄的向濯龙园逼近。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