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了第二天天刚放亮,便有人将丁思诚等人叫醒起床。 正好今天天色极好,几个人只是稍微吃了点东西,便整顿行装准备下海。 打捞队一个核心骨干叫沙亮的要跟着下海,此人身材瘦小,偏偏双手双脚却比普通人大很多,据说到了水里,他这大手大脚划起水来倍显方便。 用卫大老板的话说,此人一旦下了海,真就跟一条凶猛的小鲨鱼一样。正好他又姓沙,所以他有个外号,叫做“浪里飞鲨”。 另外今日要一同下海的,还有丁思诚“师徒”三个,再加上三个越南人以及蒋朋。 至于两个韩国人,他们只负责找到最适合开洞的地方,却不会跟着进墓。 而所谓最适合开墓的地方,是指大墓较为薄弱、但是承受水压又偏低的所在,这一点自然是两位通晓水利建设的韩国专家比较有言权。 事实上两位韩国专家早来了两日,已经基本确定可以下铲打洞的地方,而那地方的淤泥浮沙已经被清理。 当然要下铲打洞,也不会单单让请来的这几位专家去做,实际上今日下水,仍是要进一步确定两位韩国专家指定的地方,是真的可以下铲。 毕竟两位韩国专家只是对水下建筑有研究,对墓葬建筑却从无涉猎,不敢说他们指定的地方,就正确无误。 卫大老板免不了说几句“有劳各位”的客气话,之后一共九人便穿着潜水服、背着空气罐沉入水中。 这片海底并非很深,毕竟越是深处海水的压力也会越强,所以要保证建好的大墓到了水里不会被水压挤迫到四分五裂,选定的沉船地点,就不能够太深。 而这片海域的深度,应该是在一百米左右,到了水底之后,还能够借助透水而入的光线,隐约看清海底的情形。 这片海底本来十分平坦,但却有一个巨大的突起,老远看着真就跟一座巨大的坟丘一样。 坟丘四周散落着几十个小沙丘,其中有几个沙丘被海水冲开了浮沙,露出里边巨大的方形石碇。 事实上在昨天吃饭的时候,两个韩国人就已经提到过这些石碇。 只因建造大墓的那艘船必定极其巨大,这些巨大的石碇既可以使大船稳稳停留在指定海域,又可以在凿穿船底使大墓下沉的过程中,不至于倾斜倒塌。 而在那座巨大的坟丘周围,本来已经满布海草,并且坟丘的下部,有一大部分被浮沙掩埋—— 当然这一点,也是昨天吃饭的时候,从韩国人口中得知。 一行人潜入水底,跟着两个韩国人到了那座坟丘背光处,豁然现紧挨着坟丘的沙地上,被刨挖出一个大豁口,露出下边被浮沙掩埋的坟丘外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