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第一次巡航-《史上最强飞行员》


    第(2/3)页

    但歼十D不一样了,歼十D拥有了完整的数据链技术,所以,大家可以让每一架歼十D战斗机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架歼十D就是一个探照灯,神龙中队的六架战斗机就是六个探照灯,不同的探照灯分布在不同的位置,通过严格编组,完全可以让六个探照灯形成一个探照灯网,一下照过去,就能照射六倍于单机的空间,而数据链,就是把这六个探照灯所看到的内容联网组合起来,然后再分别传送给每一架战斗机,这样,一架歼十D的视场就是原来的六倍。

    如果头顶上再有预警机,那——

    预警机的视场也会适时传送到战斗机上,如此一来,歼十D就拥有了真正的千里耳和千里眼,就可做到先敌发现和先敌打击。

    不过,数据链的最可怕之处还不仅仅只是这一点,数据链的最可怕之处,是能够让战友隐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神龙中队六架战机一起编队飞行,位于编队最左侧的杨冬,他的火控雷达发现了一个目标,当然,此时,由于他打开了机载雷达,所以他的雷达波束也被对方接受探测,对方知道了他的存在,小心的提防着他。

    而此时,与目标相隔甚远的陈飞,他通过数据链也看到了那一个目标,所以,他迅速拉升高度,一边从对方雷达的探测边缘包抄过去一边实行无线电静默,就像一头偷吃羊羔的大灰狼,等到他摸到对方身侧,打开火控雷达,对方发现他时,已经逃无可逃了,如果陈飞不用雷达,而是直接使用光电系统锁定,那——对方更是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所以神龙中队的六个队员中,李成是最喜欢数据链的,研究也最多,因为数据链和他的性格简直就是相得益彰。

    编队完成,陈飞开始呼叫基地:“长江,我是神龙,编队完毕,是否按计划巡航,完毕!”

    今天担任指挥员的是张云龙。

    由于张云龙的强烈要求,基地的呼号被定为了长江,预警机的呼号被定为了黄河。

    这家伙的心思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就是想让以后加入这个基地的那些本地飞行员,每一次出任务都要喊一声长江或者是黄河,他想把这两个对中国人而言有着特殊意义的名字,铭刻进那些飞行员的骨子里。

    听到陈飞的声音,张云龙拿起送话器道:“神龙,方向090,按计划巡航,完毕!”

    “明白!”陈飞答应了一声,随即推油门杆,把速度提升上来后,压操纵杆,下高度至五百米。

    他们神龙中队的巡航和别的中队不太一样,他们的高度差非常大,陈飞的高度只有五百米,但秦青鱼和黄海军的高度则有五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