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之后的一个星期内,空客和波音联合其背后的几个财团开始疯狂的做空中国腾飞在港岛、新加坡以及自由美丽间上市的子公司。 这还不算,仅仅半个月后,波音和空客同时宣布,向国内销售的最新款波音737-800和空客a320er开始大幅降,最大降幅甚至达到了30%,甚至部分机型都已经低于北美和欧洲的的内部采购价格。 在2007年年底前,波音和空客这三板斧犹如冬日里的三股巨大的寒潮,让中国腾飞一次比一次感到刺骨的寒冷。 最明显的感受便是资本市场,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中国腾飞在a股、港股和美股上市的几家子公司股价断崖式下跌。 以港股上市的ztm-nb太空探索公司为例,前段时间市值还达到了900亿美元的高位,可被波音和空客这么一针对,直接跌去了25%。 这还算好的,位于徽省,以生产中国腾飞民用客机为主的前沪南航空制造厂,现如今的中国腾飞民用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a股股票直接腰斩。 至于其他几个子公司跌幅不等,但基本上都惨不忍睹。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空客和波音第一板斧砍到了中国腾飞的基本面。 要知道,近些年中国腾飞代工波音和空客飞机零部件、舱段的业务占到总营收的25%以上,再加上通用航空零备件,甚至可以达到总营收的30%。 毕竟通用航空零备件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到中国腾飞另一大业务——高端航空材料。 所以一旦波音和空客停止与中国腾飞的合作,市场担心中国腾飞的材料、航空制造、乃至设计研发等全产业链受到影响,于是纷纷出逃。 再加上波音和空客恶意做空,中国腾飞在资本市场上能落得了好那才叫奇迹。 好在中国腾飞绝大多数股份归于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一部分则是通过中国腾飞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与中信集团、国开行、中行、工行、建行、农行、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航空工业、航天工业、中国烟草等一大批中字头企业进行的股权置换和交叉持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