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后来前任的驻华常务副武官由于没有准确掌握国内运—17的详细情况导致俄国航空制造商在伊尔—76MD对华销售上遇到不小的阻力,被莫斯科方面撤职,随即任命巴洛托夫为新任的驻华常务副武官,专职从事军火销售工作。 走马上任的巴洛托夫凭借对两国相关产业的准确把握,以及精明而不失圆滑的处事风格,很快在俄国对华武器销售上打开了局面,从而获得俄国各大军火制造商的信任,地位愈发稳固。 本来巴洛托夫准备熬到年底调回莫斯科,凭借这些年他在对华销售上的出色业绩,晋升少将,并出任俄国防部装备采购局局长这个肥缺中大肥缺。 却没想到国内一场战略空运演练将他这个充任肥缺的美梦彻底打碎了。 运—17,运—18NB,运—19,不公开则以,已公开就是三款全新的运输机,其中两款还是起飞重量达到120吨以上的大型军用运输机。 这对于正积极改进生产线,准备把一大批二手伊尔—76卖给中国的俄国军火制造商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兔死狐悲之下,其他军火制造商哪能坐得住,毕竟他们也在苏联的老旧装备上投了不少钱,修修补补的就准备卖给中国这样的大户,多吃几年苏联留下的老本儿。 然而通过三款军用运输机的公开,这些俄国军火制造商猛然发现,原来那个东方小老弟儿似乎并不安分,不但买装备,自己竟然苟起来慢慢的发展。 所以他们必须知道目前国内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关的研制计划和销售政策,不然大把的资金投进去了,结果国内有了类似的产品告诉你不需要了,如此噩耗落到谁身上能受得了? 于是这些俄国国内的军火制造商们便授权巴洛托夫,让他赶紧想办法弄清楚国内到底还有多少家底儿没亮出来。 这要是放在别人身上还真就抓瞎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