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庄建业没回答,而是睁开眼睛看着天花板,旋即眯起眼睛把头重新抬起,看着林波问:“邱市长方不方便?” “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不方便的,他接到这份文件比咱们还急。”林波说。 “那好,咱们这就找他,有个想法还想征求一下邱市长的意见。” “好,赶紧去,我是坐车过来的,这就走。”林波一听,立马拉着庄建业就出了办公室。 …… 沈建伟最近心情很好,特别是步入84年,他的高光时刻便一个接一个,先是从五分厂退下来的那条冰箱生产线在他手里获得创历史的最佳业绩,成为既陆振江之后,永宏厂又一位民品带头人。 然后就是在新一届的厂党委扩大会议上当选厂党委委员,地位高于其他分厂厂长,成为厂里的实权派。 这股风还没过去,厂里又做出个重大决定,那就是引进第二条阿里斯顿冰箱生产线,沈建伟所领导的六分厂成为这条生产线的安装地,项目预计明年年底完成。 如此三股风潮犹如春田般的气息,让刚刚进入1984年的永宏厂绽放出非比寻常的活力,也让沈建伟改革先锋的称号愈发闪亮。 但却没人知道,沈建伟成功的背后是对二十三分厂,以及岑师傅等一众“顽固”派的打压。 以改革名义抽掉二十三分厂的工业原材料配给,将这个挖墙脚的捣乱者逼到墙角,跟他对着干的岑师傅等人立马慌了神儿,沈建伟果断出手整治,打着整肃车间的名义将岑师傅,大刘、铁牛等人处分的处分,开除的开除。 六分厂登时纪律贤明,人人自律,政令通达之下,产品的质量,效益驴打滚的就上去了,改革先锋就此诞生。 当然也有背后极端鄙视的,两年前还叫着军品是根本,民品养活不了厂子的沈建伟,转过脸就扑向民品,翻脸之快,反差之大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沈建伟却不在乎,厂里能做军品当然要坚持,可现在重点军保名单都没了,军品做不了了,总不能活活饿死吧,所以转变思想很重要,这也是他最近几个月特别强调的改革座右铭。 当然还有个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二十三分厂了,作为改革试点的主要推动者,几个月下来,他从中获取的利益比他过去二十多年加起来还多,更重要的是二十三分厂并没倒下,削掉工业原材料,还没倒下,说明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