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慈幼-《举汉》
第(2/3)页
首先说城内,城内人口众多,方便招募乳母,而且就在县寺眼皮子底下,万一出了什么事,县寺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缺点是城内地方有限,慈幼居一旦开设,就不单单是近百婴儿的问题了,或许用不了多久,整个酃县的孤儿都会涌入进来。
这一点,郊外优势明显,随随便便就能划出几百亩土地,修个几百间屋舍,多少人都装得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足够清静,可以隔绝四方纷扰。
而郊外的缺点则是乳母不好招募,再有就是距离县寺太远了,安全方面也不够有保障。
刘景经过综合考虑后,还是决定建在郊外,不过地址他选择了湘水西岸,临蒸乡境内。
他心里已经决定,最迟秋收,便将县治搬往临蒸乡,因此慈幼居肯定不能建在酃县城郊,不然就变得鞭长莫及了。
这几个月,邓瑗怕是要受一些奔波之苦。
邓瑗倒并不介意,反而暗暗窃喜,她为人喜好郊游,昔日在家时,每年从正月初七“人日”开始,一直到九月九“重阳”,但凡佳节,且天气晴好,都要带着奴婢外出游玩。因此她宁愿每天外出,也不愿被困在舍中。
既然邓瑗没有意见,刘景马上着手准备设立慈幼居一事。
作为一县之君,且恩威已立,刘景的意志,就是全县的意志,在获得县寺上下一致称颂后,一切都有条不紊的推进。
土地划出来后,县寺立刻征发百姓,为慈幼居修建屋舍。这时候,没人敢触刘景霉头,提什么“五月盖房,令人头秃。”
百姓虽然有些忌讳,但也没有抱怨什么,今年刘景以囚徒修缮墙垣、堤坝,并没有征调百姓,因此大家都很领他的恩惠。
再说,刘景开设慈幼居,乃是世间难得的善政,受惠的也是酃县,此事注定要传遍长沙、荆州,为世人称颂,他们能够出一份力,心里同样也很愉快。
在全县齐心协力下,没过多久,慈幼居就盖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