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分析的逻辑-《投行之路》


    第(2/3)页

    场景2:

    男的在废寝忘食答反馈,女朋友说晚上是周杰伦演唱会,票是提前八个月从黄牛手上抢到的。

    男的说答反馈实在抽不开时间,今晚必须答完否则就赶不上月底前最后一次内核会,赶不上内核会整个项目就得加期,等同于项目重做一次。

    结果对方说:“加期是什么鬼?”

    “答反馈是什么鬼?”

    “什么鬼还能比周杰伦,比整个青春重要?”

    于是结果可想而知,没两个月就拜拜了。

    原因又是:没重视了,没爱了,没当初捧在手心里的感觉了,连青春都没了,不拜拜就见鬼了。

    当然,因为内核会前的反馈报告只有初审项目的内核委员看,内核委员也是人,有想的不彻底、不到位的地方,所以这就是为何答完反馈还要举行内核会的原因。

    此时内核会有委员提出,东光高电项目组交上来的反馈报告,有矛盾之处。

    矛盾的原因是:原材料占比一会儿上升,一会儿又说减小,逻辑不清晰,无法解释产品毛利率变化。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oo%。

    很多人理解毛利率就是看公式,看公式的话,毛利率无非就是收入与成本的差值再除以收入。

    但是我们从小到大学数学公式,目的不是为了机械地把公式读出来。

    学公式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理解一些原本抽象的概念。

    比如别人要我们解释为何一家企业的毛利率高,我们不能说:“哦,因为这家企业营业收入高,营业成本低啊!”

    这是一种解释没错,但其实这等于没解释,因为我们这是赤裸裸地用数据解释数据。

    如果有人问我们:“为什么你高考只考了32o分啊?”

    我们不能回答:“哦!因为我语文多少分,数学多少分,理综多少分……”

    这当然是一种回答,只不过这就是用数据解释数据,根本不是别人想要的答案。

    别人其实真正想问的是:“你高考28o分是因为你不认真学习么?你是艺术生么?你高中是不是早恋了?你是不是家里很有钱要出国读书所以高考就裸考玩玩?”

    别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