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风险与估值-《投行之路》
第(2/3)页
国内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准入门槛很高,以至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数目并不多,但市场上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却很多,这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一旦一样东西供不应求,其价格就会偏离其原有的价值,而出现虚高,甚至高得有些离谱的情况。
甚至于很多时候只要上市,投资机构也不去认真研究企业究竟好不好,通通二十五倍市盈率先定一个估值往里砸钱再说。
在国内,新股砸钱,绝不会亏,这景象有点像在男女比例9比1的理工大学还能交到女朋友一样,管它是不是美女,只要是母的就行。
而现实中的矛盾是,投资银行的收入跟企业估值有很大关系。
正如前文所述,企业估值越高,其在股市中所吸收的资金就越多,那么按比例分给投资银行的收入也就越高。
换句话说,想要把企业卖个好价钱,风险提示就要少,企业招股说明书就要包装好,这样自己年终奖发下来的真金白银才会多。
所以风险提示这个章节,往往是一家大型券商内部审核人员审核工作的重点。
这些内核、风控人员的薪酬并不与企业能否顺利上市挂钩,他们工资波动不大,又背着一堆责任,自然也就没有帮助企业隐瞒风险的动力。
一家拟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信息若是出现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一旦被查出,那可是全公司遭殃的事情。
所以周剑锋现在打开流程看文件的目标只有一个:确保法氏集团的招股说明书中没有漏掉任何重大风险。
当他的目光从第一条风险点开始往下扫时,鼠标滑动较快。
应收账款减值风险、短期偿债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税收优惠变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等词会依次映入眼帘。
而当周剑锋扫到最后一条风险提示时,他满意了。
因为最后一条很详细地写了他在法氏这个项目内核会的时候,就提出要添加的“下游行业产业政策的变化及gmp认证的结束可能导致公司业绩波动的风险“
周剑锋认为,法氏集团自身的业务发掘与市场开拓受制药、食品等行业整体景气状况以及相关产业政策影响较为明显。根据国家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4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医药制造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05亿元,同比增长15.1%,较上年26.5%的增速出现明显下降,高出全国工业增速2.2个百分点。增速回落显示主要受gmp升级推动的医药工业投资高峰即将过去”。
毫无疑问,下游行业投资的周期性波动会直接影响法氏集团的市场需求,进而对集团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下游行业景气度可能影响集团的销售毛利率及回款情况。
“加了的,周总。”王暮雪道。
“嗯,我看到了。”周剑锋回答,“你先回去吧,流程我再看几分钟,没什么问题就给你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