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涨价-《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2/3)页

    “出息!”

    “一斗赚五文钱,这还有什么意思?”

    “一石才挣多少钱?”

    “你去沂州问问,如今我李爷的名头好使不?”

    “腰缠万贯的小爷,费劲巴拉的来颍州最五文钱的生意?回去,岂不是要让人笑掉大牙?”

    ……

    李逵一通牢骚下来,越发觉得颍州的刁民可恶。更看不上这份生意,当然,他看不上归看不上,却只能继续下去。毕竟,颍州的粮价已经和苏轼的政绩联系到了一起。他撂挑子不干,他老师周元都不会答应。

    不过,米商的做法,反而是对苏轼有利。

    米价要是一直在三十文左右运行,颍州的大户们可不答应。

    但这样的结果,李逵可以接受。他琢磨了一阵,开口对高俅吩咐道:“去,把人都撤回来……不,先等等。干脆,让我们的人用原价将粮票都买回来,估计如今买了粮票的人有人开始后悔了。”

    “昨日就遇到了个想要退钱的主顾。米价不涨,我们这粮票恐怕要砸在手里了!”

    高俅倒是不在乎,他只是为这段日子的忙碌觉得惋惜。忙碌一阵之后,却没有得到该有的报酬,有点被人忽悠的无奈。

    李云道:“李逵,这不好吧!要不少钱呢?”

    李逵张嘴,口气冲的让人皱眉不已:“这才多少钱?就算是最后失败了,我也认了,都算我的。就算是江宁购入的粮食,到时候我也一并出钱买下来,不要钱,给颍州百姓每人发,气死那帮贼孙!”

    连高俅都觉得李逵这厮被气糊涂了。

    不过细细一想,也能琢磨出来,粮商位置米价的最大原因,恐怕就是为了要低价从苏轼手中将常平仓的粮食套出来。

    这时候松口,就是被粮商们讹诈。

    李逵能忍才怪了。

    事到如今,高俅已经没有劝的心思,主要是他没有好办法。李逵也认为,只要能够稳住粮价,对苏轼来说,也不算是一件坏事,至少之一件好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