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唐朝议科举-《大隋第三世》
第(2/3)页
好不容易想到用科举扭转颓势,但洛阳士子大暴动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李渊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转移话题的问道:“杨侗最近有何动向?”
“杨侗已经回洛阳了,除了留下必要兵马,其他军队都开始撤出淮阳,其中就有很多军队向南阳和南郡方向开进。而秦琼和张镇周歼灭林士弘以后,便率十万大军在东阳集结,准备和孟海公、冯盎联军决战。看起来,似乎是打算统一南方,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发动隋唐之战。”刘文静答道。
李渊苦涩一笑,孟海公和冯盎的联军高达二十五万,秦琼和张镇周只有十万人,可是杨侗却稳如泰山,没有派兵南下,反而不断向隋唐边境派兵,可见杨侗并没有将联军放在眼里,等他再次出洛阳时,恐怕就是隋唐大战爆发的时候了。
“圣上,荆北数郡占了我们太多兵力,处处防御,防御却显得处处薄弱,要是隋军布局完毕,从各段发起进攻,我们守是守不住的。房玄龄出使襄阳的时候,不是要我们以荆北换取一年的休战时间吗?依微臣之见,干脆答应他们好了,尽快迁都、迁民入益州,凭借山川之险抵御隋军。”窦轨以前他和独孤整生怕战火殃及他们在益州的利益,反对迁都,可在他决定彻底效忠李唐王朝的时候,心态也就变了,希望李唐保存有生之力,据险而守,再与隋军博弈。
李渊闻言默然无语,对他来说,此刻想迁都也不太容易了啊。
迁都倒是还好说,迁民却不是一件小事,迁民耗费粮草不说,途中又有多少百姓罹难?而且这样种孤注一掷的做法,一旦山川之险也难以抵御隋军的时候,他连一个纵深之地都没有了,只能跟杨侗硬抗。何况襄阳境内还有三万叛军,在其未灭之时,迁都不是给了他们突袭的机会吗?另外,汉水防线上的兵力众多,若是一撤,全都乱了,隋军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呢?还有即将到来的吐蕃骑军,擅长在平原作战,到了山川纵横的益州,十成战力少说也要对半砍,难道只让他们保卫天府之国平原?
说起来,还是窦轨当初不明事理,上了独孤整的当,反对迁都,要是以前只有独孤派反对,他现在已经身在成都了。
看了窦轨一眼,李渊摇了摇头道:“今非昔比啊,以前杨侗要和李密作战,生怕两面受敌,这才要和我们休战,然而李密没有给他造成什么麻烦,这么快就被歼灭了。我大唐已经成为杨侗为数不多的敌人,战事迟早会发生,他这时候又怎么可能重提休战之事?”
窦轨闻言,没再多说什么。
李渊将话题转移道:“如今之势,杨侗已非我大唐难匹敌,不若……”
一名侍卫疾步飞奔而来,面色凝重道:“圣上,大事不好!北镇军出兵了!”
“究竟何事?”李渊眉头一皱,沉声问道。
“回圣上,今日清晨,北镇军借着大雾悄然率军摸至谷城县。守军准备不及,被独孤彦云破了县城,我军屯于谷城县的驻军死伤惨重,李孝同拼死杀出重围,借着雾气逃到了阴城县,如今独孤彦云已经率军威逼阴城县,刘弘基将军连续派人送信,请圣上速速定夺。”侍卫一口气将话说完,狠狠地喘了口气。
“好个奸诈的独孤彦云,这等时候,竟然还要与隋军里应外合么?”李渊又惊又怒,一拍桌案站起来。
隋军如今已经是横扫之势,李渊这才以重兵打造出了汉水防线,刘弘基镇守的阴城县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要是北镇军破了刘弘基,对岸隋军便会源源不断的渡过汉水,围困襄阳城,一旦襄阳危机,汉水防线不敌而破。
“圣上!”刘文静皱眉道:“那独孤彦云,怕是想要趁着朝廷如今重心放在安抚乱民,无力征伐之际,抢先一步,占领阴城县,据此地迫使朝廷让步。若不然便会与隋军里应外合。”
“本事不大,胃口倒是不小。既然他们胆敢撕破脸皮,向朝廷出手,那朕也不想与关陇贵族拖下去了。”李渊冷哼一声:“传我军令,命刘弘基择机进攻北镇军,命窦琮率军自襄阳出兵,命令张士贵自均阳出兵,合击北镇军,无需顾忌,给朕狠狠地打!”
“喏!”侍卫点头答应一声,前去传令。
刘文静心中一动,微笑道:“圣上,隋军尚未达成合围之势,此战我们要是能够重创北镇军,我军不但可歼灭内贼,更可借此机会杀向南阳,若能趁此机会,将南阳郡一举占据,这三路大军则能和舂陵军联合,左右夹攻新野隋军。与此同时,可让晋王进军南郡,胜算极大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