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献策-《贰臣》
第(3/3)页
“属下也只是执行了最后一击而已,若是没有前面一波又一波的刺杀,搅乱了局势,怎么可能会让我混入敌人阵营,属下时常深夜梦到那些死去的将士,血水横流的巷战不堪回首,都是铁骨铮铮的好男儿!”崔含章说道此处眼眶发红,他时常梦中惊醒,一幅幅血肉横飞的画面冲击着他的心神。
刘之纶听的动容,相似的场景也是出现在东线战场,景达刘方等人为了拖住鬼怯军一时半刻,全都用血肉之躯去抵挡铁蹄,战至一兵一卒都不曾后退半步,多少好男儿埋骨他乡,他不禁用力拍拍身边年轻人的胳膊,“活着就好,少年当有英雄气!”
刘之纶二十年宦海沉浮经验老道,从崔含章的第一句话他便能听的出来是真是假。
身旁的这位年轻人有福气也有义气,若是老老实实呆在圣上中军大营做个笔墨翰林定然无灾无难,回朝后少不了的论功行赏,可他偏偏跑去前线扛枪打仗,还是去了最危险的游骑营,之后又深入敌后刺杀绣狐慕容嫣然,炸毁幽云城翁城粮草大仓,说起来真是刀山火海都闯过,一桩桩的不可思议的事情让人愈发觉得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不简单呐。
“尚书大人您才是咱神光朝的大英雄,您的游击战法已经流传开来,咱们神光朝的说书人将尚书大人与平康穆王并称神光双璧,无数的寒门子弟以您为榜样,莫不想争相报效国家,只是苦于报效无门呐!”崔含章发自内心的仰慕这位寒门儒将,更是对其守正出奇的兵法战略佩服的五体投地。
刘之纶何等的经验老道,听出了属下崔含章的话外弦音,他瞅了眼天色,说道:“你打算一直送我出宫?”
崔含章知道此时在绕来绕去就没意思了,赶紧放手行礼,轻声说道:“属下有一策,或许可以缓解漱兰轩内之争论!”
刘之纶并未答话,瞅着远处的宫道,崔含章便继续说道:“由兵部牵头创建伏龙芝武堂,培养专业的高级军事指挥人才!”
“一来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创办武堂可填补我朝缺少专业的军事人才培养的空缺,著书立作,传播火种,文有太院,武有伏龙芝。”
“二来大军班师回朝后,势必要交出兵权。各地门阀也想趁机收回各自武装,想必这也是漱兰轩内大臣们争吵不休的原因,若是创办武堂吸纳各方势力年青一辈,润物细无声,便可实现兵权归拢之目的。”
“三来可为天下寒门子弟再开一道龙门,穷文富武,但若由国家出资培养,选拔天赋异禀心志坚毅之辈入武堂培养深造,未尝不可改变当前之局势,为国储才。”
若是继续列举创办伏龙芝武堂的好处,崔含章仍然可以说下去,他知道若是这三点都不能打动刘之纶,那说再多也没用,哪怕他说干嘴皮子都于事无补。
“崔含章你好大的胆子呐?”刘之纶转头猛然一句训斥劈头盖脸而来。
“属下一心为天下黎民百姓着想,若是胆子不大些,怕是早就惨死在幽云十二州了!哪里还有机会向您献策提议呢?”崔含章面不改色,大胆的迎上刘之纶吓人的目光。
两人对峙了三息时间,刘之纶老脸上忽然笑了起来,堆起了满脸的褶子问道:“为何取名伏龙芝?”
崔含章做梦也没想到刘之纶会有此一问,一时间答不上话来,总不能说‘伏龙芝武堂’是他福至心灵忽然想到的名字吧?
他无奈之下只能挠头傻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