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晚春-《儒道圣尊》
第(2/3)页
虽然如此,但是秦生却是仔细的看着他们,只要他们有半点动静,秦生早就想好了对策。
就在夜色里的几个秀才正要动手的时候,秦生突然平静的咳了几声,顿时朗声念出了一首诗,这首诗是韩愈的《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当秦生铿锵有力的念出这首《晚春》之后,准备对秦生动手的几个秀才突然间停止了,双眼都目瞪口呆的看着秦生。
同为学儒之人,他们凭着对于文道的理解,知道这首《晚春》的真正含义。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我们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因为懂得这首《晚春》,而且这首诗念出来的时候,正好是他们准备动手的时候,不免让他们心里疑惑,疑惑秦生是不是已经发现了他们。
所以,最后几个秀才没有动手,他们自秦生念出《晚春》之后,匆匆的转身朝着所来的方向,迅速的返回了。
看着他们的返回离开,秦生不由仰头长叹了一声,心里默默说道:“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人心难测吗?”
带着对人生世界的感触,秦生这时也返身回了秀才营住处。
第二天,秀才营的发榜栏面前,一大早就围满了前来秀才营复试的秀才们,他们都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自己的成绩,因为成绩决定着他们能否继续留下,决定着他们每个人是否有考取举人的资格。
秦生和张悦杨宇王萌几人,这时也走到了秀才营的发榜栏前。
他们前脚一到,后脚就迎来了被人看不起的脸色,于此同时还有无数对于秦生的不屑之词。
“哟!这不是秦生秦大秀才吗?久仰久仰大名啊!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啊!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
“你们可说错了,不仅是秦大秀才,是圣前秀才,而且还是还是白卷秀才白卷秀才!”
“不管他是什么秀才!都注定今天要离我们这儿而远去了,而且要再有机会参加举人科考,哪怕得到了一年之后了。”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把目光聚在秦生的身上,他们想看秦生的笑话。
面对他们的数落和质疑,秦生没有说什么,只是保持沉默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