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楚月楼诗会 上-《儒道圣尊》


    第(2/3)页

    秦生的脸色没有任何变化,这时让中年人带着走上了上二楼的楼道,片刻,秦生跟着中年人到了二楼,那是一间豪华的雅座包房,里面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在人群的中间,一张方桌的正中间,秦生看到了姜承和大同府的叶龙。

    秦生一眼扫视着房里的众人,整间房里的人除了姜承和叶龙之外,他还认识一个人,那就是自己的表哥道县的神童朱文,其余的人,秦生一个未识。

    也就在秦生走进屋的时候,所有人对他发出羡慕的目光,他们之间不断有人惊叹道:“真是少年有为,少年有为!”

    同时,在人群中除了朱文对秦生发出怨恨的目光之外,还有一个人发出巨大的震惊,心里不断自语道:“秦生就是他,他就是道县的双甲童生秦生!”

    不断意外发出感慨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天到文院寻秦生的员外。他认出了秦生,除了惊叹之外,心里突然觉得不是滋味,因为当天虽然没有故意中伤过秦生,但是也敲山震虎数落过秦生。

    秦生这时在姜承的招呼下落座在方桌的一个空位,脸色显得格外平静,心里默默自语道:“在坐的想必就是道县文坛的骨干了!”

    就在秦生刚刚坐下之后,一个头发苍苍的老者带着不屑的目光看着秦生,因为这个老者是道县文坛的老人了,他之所以看到秦生时不屑,那是因为他看到秦生太年轻了,作为文坛先辈,他也知道所谓文才不仅需要才气,而且也需要社会的阅历,不然所作出的诗作那只会是空有其表,虽然文藻优美,但是一定没有文才的灵魂。

    老者看着落座后的秦生,还没等姜承发言,他率先对着秦生说道:“秦双甲果然是年轻有为,既然秦双甲知道诗词的完美境界,那么一定知道什么是诗词的灵魂吧!刚刚我么众等文人还在讨论秦双甲的大作呢!对了,听道县的捕快说到秦双甲作了一首诗送给我们的姜大人,双甲可否当着我们这些不开智的文人念道出来,让我们一睹为快呢?”

    说白了,老者对于秦生就是不服气,老者自以为本身天赋不差,考童生也足足考了三年,而且花了毕生的时间也只考上了一个三等秀才,所谓三等秀才,就是在考秀才的乡试里考中了秀才,但是只得了第三名。

    我都苦苦学了一生,也只是个三等秀才而已,你秦生这个乳臭未干的孩童真的就能少年得志,名动文坛吗?我就不信,非得亲眼见识见识。

    这样一种想法,不仅是在老者一个人心里,在坐的诸多文坛先辈都有着这样一种不甘服输的想法。

    因为如此,除了刚刚让秦生说出诗作的老者以外,还传出了诸多附和声。

    秦生在一眼扫视他们的时候,也看到了他们脸上的不甘和不服,虽然如此,但是秦生淡定的很,这时故意装作谦虚的模样温婉的说道:“诸位文坛前辈,都是道县文坛的泰山北斗,小生秦生不过只是个未经世事的后辈而已,小生不敢在前辈面前班门弄斧!况且,那不过只是小生为了答谢姜大人,一时兴起之作,只能代表小生的心里想法,实在是拿不出手!“

    看到秦生这般说着,而且看到秦生满脸的惊恐模样,老者和众人再次纷纷要求秦生念出那首诗,最终目的还是要看秦生的笑话。

    坐在上座的文院姜承,看到了眼前的局势,知道道县这些老辈文坛人物有意为难秦生,顿时想替秦生解围,庄重的说道:“诸位道县文坛的骨干栋梁,知恩图报乃是我们习文者最根本的目标所向,既然秦生有这份忠义之心也就足够了,不念此诗也就作罢了,今天让大家前来,一是为了让大家认识我们道县的文坛新秀秦生,二来是和诸位共同探讨秦生的诗作,我准备在道县的县报上为秦生开个专栏,宣传他的几首诗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