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苏启嘱咐了一下她注意安全。 不过一想,反正是私人飞机,里边也没有别人,什么安全不安全的。 挂了电话后,刘得铧带着墨镜,开着一台跑车,很是骚包的过来把他接走到了他的果园里面。 苏启在里面再一次体会到了为什么别人总说非洲气候突然叫得天独厚。 种出来的果实,无论是个头,还是糖分明显要比国内种出来的强上好几倍。 刘得铧一边走一边介绍说:“这里的果子流入国内就是抢手货。” “市场决定产品的价值,比如国内十块钱一斤的果子,我们这边过去的,卖到三十都有人疯抢。” “一直处于断货的状态。” ‘放心,兄弟我从你那里借走的钱,我就靠着这个果园,一年就可以还给你。’ “他妈的,可惜了,要是这些果子能够进入到欧洲市场赚米元就好了。” 苏启望着他:“你把我拉这里来,就是为了给债主洗脑你有能力还钱?” “哪有,就想带你过来看看。”刘得铧笑了下。 “还有个事情要找你问问。” “什么事。” “昨天我们不是谈到了水果饮料的事情吗,你有什么好建议没有。” 两人边说边坐了下来。 苏启望着他说:“你心里还是没底?” 刘得铧点了点头:“是真的没底,其实这段时间我们的团队弄出来了几款我挺自信的饮料。” “口感,味道绝对ok,但是这成本真的难住我了。” “国内饮料基本两到五块一瓶,但是我们的饮料成本就达到了四块。” “如果从非洲这边运输过去,物流费,以及各种关口的费用结合下来,一品饮料的成本最少要达到五块。” “我工厂出货价最少要保证一块钱一瓶的利润才能够维持工厂运营。” “到了经销商手里,他也最好要一块利润吧。” “再到零售商,我去,我这饮料得卖多少钱一瓶才能够面向市场啊。” 苏启回头:“那你东南亚那边的工厂是怎么运营下去的。” 刘得铧说:“水果罐头啊,主盈利还是这个,因为罐头卖得起价格,至于饮料,勉强凑合过日子。” “你帮拿拿主意。” 苏启摇了摇头:“兄弟,我有点不太明白你,真的,不知道你为何要这么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