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皇城打太极-《大明海殇》


    第(3/3)页

    而三宫六院佳丽,皇帝独宠郑氏,万历十年封为淑妃,次年进为德妃。到万历十四年,郑氏生一子,即朱常洵。皇帝大喜,甚爱之,有意进封为皇贵妃,却对恭妃百般冷落。很快,宫中就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

    废长立幼,取祸之道!皇帝如何这般糊涂?戚都督怒骂道。

    叶思忠又怒拍一下桌子,沉声道:朝臣们正是担心此事,纷纷尚书请求皇帝早立东宫。申时行大人多人率众劝谏,皇帝均予以驳回,还重重处罚了一批朝臣。申时行申大人毕竟身为首辅,皇帝不便责罚,申大人知道皇帝已是开恩,故在出兵高丽一事上表现保守。

    戚都督点头道:申时行谨慎一生,若是让他两头点火,只怕还不如要了他的命。如此说来,倒是不怪申大人。

    叶思忠重重的嗯了一声:正是!申大人也是有苦自知!要怪就怪那为了立储与朝臣争执自己怄气不上朝多年的朱......朱......皇帝吧!

    我知道,叶思忠心里已经恨极了朱翊钧,但是多年来的君臣伦常,让他无法直接叫出朱翊钧的名字。

    戚都督寻思片刻,抬头问道:事到如今,思忠决定如何是好?

    叶思忠脸一红,腼腆一笑:老实回话,我已束手无策。我毕竟是外臣,不能对军国之事发言。我此来本是想看望都督,同时也问计于您,如今......

    这家伙转向我,一把抓住我的袖子:如今见到这个天下第一狡猾的回来,我自是不肯放过他!你说说,怎么办?你最是会想这些鬼点子的!

    这话一出,戚都督只是看着我笑,片刻后才道:启蓝,你就别藏着掖着了,把你方才的想法说说吧!

    叶思忠一听立即来了精神:果然有办法?太好了!快说快说!

    我无奈摇头苦笑,轻轻拍了拍叶思忠的手以示安慰,方才将自己之前给戚都督讲的邀请敌人上京说服一事再说了一遍。

    如果说,大明朝有一个人能理解我,戚都督是第一个,叶思忠就是第二个。这位仁兄听完我的发言,先是叹息道:这几年你走了,每每军政遇到难题而各位官人无法解决之时,人们常叹张江陵早逝,又说启蓝颇有张江陵遗风,可惜也走了——只是这些话只能私下里说,皇帝却是极度反感的。

    说着,他对着我又叹一口气:当年我们战胜了鞑靼人,敌方已经投降,启蓝曾上书都督,愿意一人之名节,换边疆三十年和平!启蓝言而有信,如今又是这个格局,我叶思忠服你!启蓝!

    话说到这里,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戚都督当即表态,并立即修书一封,只送申时行。我自然兑现自己的诺言,今日且和都督叶思忠相聚一番,商议了具体行动细节,待不悔他们一回来,我便立即赶赴京师,向朱翊钧面陈利害!

    说实话,这是十分危险的行为。朱翊钧这些年来,出于被管教多年的逆反心理,对二叔祖及他的遗留极为反感,几乎清扫一空。如果不是于慎行申时行多方维护,只怕多人留不得善终!

    可是我又怎能退缩呢?不远万里回来,本就是为了民族大义,又岂能在此时打退堂鼓?

    为了我所设想的未来,无论前路如何,我且走一遭京师吧!好歹穿越一场,决不能堕了金手指的威名!对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