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家宋茯苓溜溜达达的,很随意的就在四壮爬的树下面又发现了。 最可气的是,钱米寿来了,姐,松茸长什么样啊?蒜苗子说能卖很多银钱,那米寿帮你挖。 宋茯苓随手一指筐,米寿蹲在筐前探头瞅了瞅,菌盖上有小斑点,噢,记住了。 过一会儿,犄角旮旯的一颗大树下,钱米寿招手:姐姐,你来,你看这是吗? 马老太她们先到的,探头一瞅,娘呀,一堆。不对啊,她们刚才路过怎么没瞧见。 宋福生也赶到了,从心里往外感叹:钱串子果然名不虚传。 就这样类似的情况,连续发生了三次。 发生第一次时,马老太还觉得可能是她们不细心。 第二次时,马老太开始唯心主义了,认为是她们一大把年纪没福气,那就换岁数小的上呗。 不让大丫二丫捡松树塔,也给宋金宝抓了来,王婆子给她家蒜苗子也抓了来,小翠都没给蒜苗子咬咋地,那指定是必有后福的。 可这些孩子,半个林子里转悠,捡了些蘑菇,去掉有毒的,全都是普通蘑菇,没有松茸。 宋福生很是无奈道:都和你们说了,要是一片片长,能值钱吗?那就是草了,那普通蘑菇也不值钱,快干活,别把时辰浪费在这,松茸本就没多少。 话音才落,钱米寿指着树根那:姑父,你看,这树下是不是呀?一堆。 宋福生: 第三次,姐弟俩一南一北,一人撅在一颗树下异口同声喊道:爹(姑父),又找到了。 马老太服了,心服口服了。 她一边用粗木枝敲打熟透的棕红色松树塔,敲打几下,松子就会从鳞片里掉出很多,一边抬眼皮观察米寿,给米寿看的怪不得劲,直绕着她走。 马老太心想:不愧姓钱。包括胖丫,不愧是姓钱的生的。 就在这时,一阵惊呼声响起,只看四壮懒得下树再爬,直接从这棵树上跳到了旁边的树上。 宋茯苓惊魂未定,手指甲里塞满了泥土,用小手遮挡阳光,不错眼的往上瞧。 此时不止四壮,就她埋头挖蘑菇这么一会儿时间,附近的三十几颗松树上全都有人,高铁头和大郎哥他们都在那上面,有的人身上绑了绳子,有的根本就没绑,因为绳子不够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