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二章 甘原·甘兹郡王之病(四)-《大照圣朝》

    柳王妃道:“我们殿下的病,哎,实在是每况愈下了,太医虽然没有明说,但我们也都听出来了,怕是不中用了,左右不过拖日子罢了。不怕大人笑话,我和逄麓已经开始给我们殿下预备后世了,心里头早已放弃了。未成想今天能见到大人,大人是仁心圣手,我们殿下总算有救了。”边说边垂下泪来。

    管遄道:“王妃言重了。殿下和在下的交情,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一定竭尽毕生所学,为殿下和王妃解忧。殿下是有大福的人,身子的底子又好,一定会康复的。王妃莫要焦急。国中的情形,在下多少知道一些,一切还要王妃主持大局呀。王妃千万要珍重。”这句话就显出管遄洞悉世态人心的上乘功夫了。

    果然,一句话说完,柳王妃就收了泪,用热巾擦了擦脸,道:“大人从圣都赶来,一路鞍马劳顿,今日先歇息歇息,明日再看不迟。”

    管遄忙道:“多谢王妃体谅。不过,歇息就不必了吧。云昭仪娘娘和喜饶郡王那边儿的差事在下还担着呢,所以还得赶紧回圣都去。在下还是现在直接去觐见殿下吧。请脉看病要紧。”

    柳王妃道:“那就有劳大人了。”于是和逄麓带着管遄来到后院的温室暖房。

    韵菡轩设计的极为精巧,如果不是因为多添置了几盆炭火而过热,室内真的是温暖如春,而且由于专门的设计,室内通风良好,气韵流畅但又丝毫觉不到风行的轨迹,置身其中,真的是通透和畅。

    逄世桓躺在榻上,已经瘦的脱了形,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柳王妃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道:“殿下,陛下隆恩,特意派了管遄大人来给你诊病来了。你睁开眼睛看一看吧。”

    逄世桓完全没有反应。侍从在侧、日夜不离的左都侯高岚道:“王妃、世子、大人,殿下刚刚睡着。根据这几天的情形,殿下一睡总要两三个时辰的样子,一时半恐怕唤醒不过来。您看……”高岚的意思是请示,需不需要上点参汤之类的,把甘兹郡王灌醒。原本高大英俊的左都侯高岚因为这几个月日夜不离的贴身侍奉,已经瘦了好几圈,形容憔悴,风采大减。

    柳王妃转身看着管遄,道:“大人,你看……”

    管遄忙道:“不必叫醒殿下。病中之人,最需好的睡眠,千万打搅不得。殿下尽管睡着,在下给殿下诊脉就可以了。”

    柳王妃道:“大人不需要问些话么?”

    管遄道:“不用。脉上都有。脉比话好。”

    柳王妃起身,道:“大人,请。”

    管遄一躬身,坐到榻前。

    甘兹郡王的脸色差极了,黄的一点血色也没有。原本猛虎一般的壮硕躯体小了一半,平躺在榻上,像一个干瘪的枯木似的。甘兹郡王张着大嘴喘气,口气中带着一丝甜丝丝的怪味。

    管遄搭手号脉,变换了好几个位置,眉头越皱越紧,神情越来越严肃。

    柳王妃和逄麓眼巴巴看着管遄,心里凉了一大半。因为管遄是举世公认的神医,几乎有着起死回生的神力妙法,常常能够将一些濒死之人神奇地治愈,圣都里的亲贵、宗室中多有得他之力延命增寿的。而且,管遄诊病以“快”著称,号脉往往只在须臾之间,从未有过长时间诊脉而没有结论的时候。看他眼下这越来越踌躇的样子,柳王妃和逄麓都判断,甘兹郡王怕是真的难以回天了,好在两人对此早有预期,而且心思都在和兄弟们闹家务上,因此能够忍住悲恸、未曾垂泪。

    这是柳王妃和逄麓的心思。而管遄真正的愁,其实并不是因为甘兹郡王病势太沉、难以救治。事实上,恰恰相反,管遄一搭脉就已诊断完了。甘兹郡王的病,病势来的快,身子倒下的也快,下世的征兆几乎一应俱全,在寻常郎中看来,确实是已到最后关头、难以救治、顶多拖日子而已。但在管遄这样的绝代圣手来看,甘兹郡王之病其实绝不是必死之症。甘兹郡王的病因,并非躯体硬伤等外因所致,也非背痈等疑难内因而起,而是源自“生了大气”而导致的异常憋闷、肝气郁结。甘兹郡王自出生就是贵胄,一辈子舒朗痛快惯了的,忽然之间犯了肝郁重症,寻常汤药手段绝难化解。说白了就是“心病”。治疗“心病”,最常见的思路当然是用“心药”来医,但这却恰恰是目前最难办到的。而且治疗心病的“心药”往往都很难得到,否则,如果病人的心结很容易了却,病人也就不会得“心病”了。因此寻常郎中对付“心病”往往以“顺气”“通郁”为主,但药石的功力不能治根,效果大多不好。

    而治疗“心病”,却是管遄的独家绝技。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出身于世代神医之家的管氏,独有一套外人不知的秘法、妙方,但最重要的却是他自己的钻营和努力。这里边儿有一个浅显易懂却常为人忽视的道理:寻常百姓,每日为生计所迫,续命糊口尚且难以做到,心绪没有一天痛快的,偶有乐事已是天赐之福,所以,他们虽然时有烦心之事,但能够烦到得“心病”的,却十分罕见,即便得了“心病”,因为家境艰难,因此也不为人重视。恰恰是那些富贵闲人们,尤其是那些世家出身的宗室贵胄,自小未遇烦难,一辈子闲适、痛快,若遇较大变故,或失却皇帝宠信,或家中出了不孝子孙,或不得钟爱之人,往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而得上“心病”,且极难治愈。管遄自少年时便志存高远,一心只在攀附权贵、扶摇直上,所以早早洞悉了这个“富贵病”现象,于是遍查古方,又请教了族中大佬,再加上自己的超高悟性和着意用力,独创了一套与传统“顺气”路子大相径庭的疗法,多年来不断完善,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近几年,管遄经手的“心病”,几乎都是药到病除,从未失手过。管遄能够普遍得到权贵宗室们的喜爱,和他治疗心病的独门秘法不无关系。

    甘兹郡王的病虽重,但还没有到不治之症的程度。他是极健壮的底子,从病倒到现在,除了日渐萎顿、食欲不振、气息渐弱之外,身体并无非死不可的大症候。管遄认为,这一切的根由在“食欲不振”,进食若是少,精神自然委顿,如果再加上用药不当,或者乱补,或者乱泻,用不了一个月,气息自然减弱,看上去就是要下世的景象。在这个时候,如果再一味“顺气”“通淤”,无异于在茫茫大海的破船上凿了一个大洞,只会加速病人衰落、直至必死。

    管遄对于医好甘兹郡王的病,有着十足的把握。但正因如此,他才无限烦忧。因为,皇帝将他从侍奉云昭仪和喜饶郡王的身边调离,前来为甘兹郡王诊病,是有指令的。但这个指令,让管遄摸不着头脑。

    逄图攸召见他时,除了要他代为慰问甘兹郡王之外,似乎不经意、又似乎是有意的,淡淡说了一句“恐怕世桓现在还死不了吧”。管遄觉得皇帝这话大有文章,但无论如何不能参透,当然也不能直接请示皇帝这句话是何意。

    为此,他专门拜见并请教了丞相雒渊概。雒渊概说:“这有什么不好解的。陛下这句话的旨意很明确啊:甘兹郡王现在还死不了。否则,也不会把你从云昭仪和喜饶殿下身边调离出京啊。所以,你这次去,一定要用尽毕生之所学,务必想尽一切办法医好甘兹郡王。”为了让管遄更加明了,雒渊概专门又解释道:“这关系到朝局。新政千头万绪,虽已显现成效,但毕竟尚未稳固。现在朝局依然扑朔迷离,一切的一切,都要以‘稳’为前提。甘兹郡王若是此时薨逝了,他的几个儿子必会大闹、特闹,到时候,陛下新政里的‘推恩令’就会成众矢之的,引发意想不到的大麻烦,进而导致新政这个大局受阻。这是陛下所不想看到的。只要甘兹郡王康复过来,这个乱局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到时候,朝廷无论是措置甘兹的家务事,还是其他的新政事务,也就从容的多。若是甘兹郡王现在就薨逝了,那可就麻烦了。朝廷里头,现在糊涂的人不少,乱出主意的人很多。但朝政是个大棋局,每项举措、每个臣子都是棋子,每个棋子之间又都是相互关联的,寻常人等哪里能够看得明白?你明白人,刚刚位列封疆,陛下和朝廷里头都在盯着你看呢,你可得一步一步都走对喽,千万别犯糊涂。这一次奉旨去甘兹侍疾,就是你第一次接受考验。”

    对于雒丞相的开诚布公,管遄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