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以小博大-《钢城十里青云路》


    第(2/3)页

    但是这要真是“盈”字碗估计200美元肯定买不了。但是又想到,这白瓷碗不像其他瓷器碗底有年代的标识,估计老外也不认识,而且这“盈”字又像刻上去的一样,应该是老外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思量半天,暗下决心准备买下来,便示意王彩给老外划划价。

    王彩非常不同意关山月买这不着调的东西,就想给他搅黄了,张口说道:“两美元。”老外急了,嘟嘟囔囔地说了半天,王彩一句话也没听懂。关山月还知道两美元怎么说,笑道:“你也够狠的,敢出两美元?”王彩道:“两美元都多,这不就是个碗吗?”关山月劝道:“你再问问。”王彩只好又问老外多少钱能卖。

    老外犹豫一下,比划着问道:“100美金行不行。”这句话关山月也能听懂,说明这个碗要不是假的,要不老外也不知道真假。关山月也不知道真假,就是想以小博大,于是说道:“你给他谈吧,不超过二十美金就买走。”

    王彩在和老外交流着,关山月接着往下看。走到一个杂货的摊位,见大部分货物上都贴着标签标明价格。关山月心里一乐,这个老板好,省的交流,于是蹲下来仔细踅摸。眼睛扫了一圈,一个黑不溜秋的瓷碗引起了关山月的注意。拿起来瞅了瞅,器型完整,手感相对较重,纹路呈三角形、矩形、多边形等多种自然组合形状,器底露胎处有一层酱红胎色来。用手摸了一下腹壁倒也像是釉面清亮平滑,釉汁莹润,其他的就说不上来了。关山月心里一动,莫非真是宋代建窑结晶冰花纹釉盏?再一看价格2美元,关山月二话没说掏出两美元给了老板。

    关山月直纳闷,为什么杂货摊位上的东西便宜?

    原来,一方面,欧美家庭老人极少与子孙们同居一处,一旦老人过世,子女们匆忙赶回老人家处理后事。在处理过程中,老人留下的旧物中免不了有值得收藏的古玩文物类的器物。子女们往往对此并不在意,随便当旧物处理了。这八国联军可没少在中国扫荡。

    另一方面,专门处理旧物、经营“二手货”的商人和店铺,往往不了解中国的古代文物、古董或艺术品的内涵和外延,他们只知道这些东西是旧物品,收购价是多少,卖出后能赚取一定的买卖差价就行了。也有少数旧货经营者知道某样东西是古董,但并不了解在中国大陆这件东西该值多少钱。这种对中国文物、古玩或艺术品信息反馈的不均衡必然为中国大陆的收藏者带来“淘宝”“捡漏”的机会。

    关山月拿着碗站起来回头一看,王彩也过来了,举着碗说道:“搞定,10美元。”关山月夸道:“真棒!要我买没个百八十的肯定

    拿不下来。”王彩不满地说道:“你花钱买这玩意儿干嘛?你懂吗?”关山月道:“我也不太懂,所以咱就花小钱以小博大,真不真都无所谓。”王彩“切”了一声,便不再言语。

    关山月和王彩又转了一会儿发现一个问题,专门卖瓷器的摊位要价就高,杂货摊位卖的价格就低。但是这时天色已晚,老板们开始逐渐的收摊了,关山月也只好离开,准备有时间在来看看。

    两人正要立开,却见远处有人争执起来。关山月本不想多管闲事,毕竟是在国外,但是看到是两个老外对着一个黄皮肤的小伙子推推搡搡,便气不过。关山月一手拿着碗,一手拉着王彩就向那边靠近,想了解一下是什么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