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霞:“娘娘,春闱已经结束了呢,今年满汉招收水平一致后,人才辈出呢,有个人居然考了文武两科双状元,且他文科还连中三元,一个人身兼解元、会元、状元!” 解元、会元、状元,分别是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 听了如霞的话,若音柳眉微微一挑,觉得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大清文科举要熟背四书五经、写制艺、试帖诗、策论,还要记住本朝的“讳字”和皇上名字同音的字,千万不能在考卷上写。 否则的话,考不中是小事,掉了脑袋就是大事了。 除此之外,还得写一手好字。 很多人因为字没写好,即便学富五车都不管用。 还有人考了倒数第一,因为字写的好被朝廷录用。 三年一次科考,一次几万人,只有几十人录取,而状元是几万人中最优秀的。 偏偏这个文状元还兼考了武状元。 大清的武科主要考个人武力,首先考试骑射,然后比试力气,重点在于骑射功夫。 除此之外,武科还考硬弓、舞刀、举石。 弓分八、十、十二力。 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 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 这还只是笔试合格。 导致很多人活到七老八十,都不能走到殿式,能将文武状元都拿下的,必定是个人旷世奇才。 想到这些,若音不禁佩服地道:“何人?居然这般厉害?” 如霞:“听说这个文武状元是个汉人,苏州的,姓温,名千墨,大家说他是侯爵府的世子爷,居然凭自个的努力考了文武状元。” “现在这么努力的公子哥不多了,关键他还没娶妻生子,身边连个小妾都没有。现在,他可是京城各家贵女们心中的香饽饽呢,媒婆都要把他家的门槛踏破了去。” 若音刚喝到嘴的茶,差点就要喷出去,但她给憋回去,然后实在憋不住,就那么给呛住了,“咳咳咳...” “阿呀,娘娘,您没事吧?”如霞上前,替若音轻拍着背。 半梅立马又给若音倒了点茶,还瞪了眼如霞,“叫你瞎说八道。” 如霞不知道温千墨是何人,可她是跟着娘娘和皇上南巡,知道那温千墨是爱慕娘娘之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