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重要的是保暖。 为了看起来不那么的娘,她和半梅一人沾了一张假胡子。 还用黛描了浓浓的剑眉。 这个年代出门在外,还是以男装示人更安全一些。 若音喝了碗农户熬的红糖姜水祛寒,她和半梅就跟农户告辞。 马车不如马匹快,所以,半梅准备的是两匹马。 避免骑马的时候迎面而来的冷风刮破脸蛋,或者冻坏鼻子,她和半梅都戴上了棉口罩。 若音骑上马背,环顾着四周。 她再一次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没有徘徊不定,没有犹豫不决,有的只是思考。 记得上次三丹说,南面是大清。 东面是别的蒙古部落。 大清和别的蒙古部落,是她首先排除掉的。 西面和北面都是邻国。 上次她从西面逃跑,结果碰上了策凌的军队基地。 且西边失败过一次,她便不想再试第二次了。 那么,只剩下北面的邻国了。 想好后,她扬鞭,“驾!” 马儿就朝北面飞腾着。 半梅见了后,也扬鞭跟上。 若音看着北面的雪山,只要跨过这座山,她就到邻国了。 如果说,在条件不允许,暂时不能离开的情况下,她会把名下的产业分一些给家族,当做孝敬。 再多和阿哥们呆呆,教他们一些事情,给他们留些纪念的物品。 可是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她眼前。 她能够以被绑架后离奇失踪的原因,消失在大清。 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她是不会放弃的。 家族那边,可以先到邻国,再偷偷安排人把产业分给家族。 阿哥们,三个兄弟在紫禁城也有伴,不像别的阿哥格格那般孤独。 这一次,若音带着必须离开的信念,策马在雪地上奔腾。 然而好巧不巧,她和半梅才骑了一会的马,就又像上次一样,又看到一大批士兵。 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准部的士兵。 若音和士兵们相隔不远,也就一百米的距离。 根据对方的大部队,若音初步估计有十万人那样子。 而且,她看到为首的将领们马背上飘着的,是大清的旗帜。 若音听策凌和部落的人说了,雍正那个男人带着八旗兵再一次亲征准噶尔。 这么说,四爷也在那批队伍里面吗? 就在这时,一旁的半梅朝她投去一抹互动的眼神。 显然,半梅也看出前面是大清的八旗兵。 且对方是迎面朝她们这个方向来的。 确切地说,她们是朝准噶尔部落去的。 如此一来,双方难免会碰面。 若音看了眼周围,她们现在是骑在草原上,大清的八旗兵也是骑在草原上。 两方要是迎面的话,虽然她女扮男装,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不能这样。 往回跑也是不可能的,否则她和半梅岂不是白白骑了这么久的马。 若音看到侧面有一条马车宽的石子路,那条路是围绕着周围的一座山。 她和半梅骑马从那条路是完全没问题的。 并且,上了那条路,她看不到下面的八旗兵,八旗兵也看不到她了。 因为有那座山做掩护。 于是,若音扬鞭朝那条石子路而去。 心想,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说什么都碰不到面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