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围观-《科技王座》
第(2/3)页
如果比国内自己研发的好,那当然要向关飞讨要。若是还不如国内,那当然也就无需在意。就算能精炼出一些炮钢,数量也不会太大,以军分区现在的加工水平,只能少量制造,影响不大。
若不是有这种种思量,国内绝不肯将这么先进的设备,交给军分区的。
事实上,关飞都不敢肯定国内会替军分区制造这套真空电渣重熔炉。为了保险起见,特意保留了一手,准备用来交换稍次一等的电弧熔炉及连续铸造设备。打的就是慢慢升级,等自己具备了相应能力以后,再自行制造真空电渣重熔炉、或是别的更合适的精炼设备。
当负责与军分区对口联系的五**九二单位主任,何涛通知他,设备已经整装上路,不期就要送到军分区的时候,他高兴得差点没跳起来。情绪激动之下,跑到张盛国、孙耀华面前眉飞色舞地吹嘘了几句,兴奋地说出“有了这套设备,军分区的精密制造能力等于一下子提高了十年”这样的豪言壮语,才引起了两人强烈的好奇心,难得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跟他一起跑来观看。
就是现在,经历过这么多事,早已锻炼得心志稳健的他,还是会不自觉微笑起来。看向设备的眼光,就像是在看自己心爱的姑娘一般,格外温柔。
好东西啊,真是好东西啊!
难为国内会这么大方,给他送来这么好的东西。
不过也难怪。
别看已经研究了十来年,可国内自己还没把这项技术吃透,当然意识不到它有多么重要。
而且光是有了这么一套精炼设备,也算不得什么。
它就好像一件精良的工具,有了它,只能说采取同样配方比,精炼出来的合金物理特性更好。但要想彻底发挥出它的能力,需要有优秀的技术操作人员、科学的操作流程、精确地控制技术。
最重要的,是需要庞大的实验数据支持,要深入了解各种金属冶炼、加工特性。要掌握海量的合金配方、关键冶炼技术。
这些东西,就连国内都掌握不多,要不然,为什么同样国内用电渣重熔炉生产的钢锭,含硫量却比苏联要高,强度、耐磨性、寿命,都不如苏联货?
就是差这些数据!
没有不计其数的试验投入,就没有相应的数据支持,也就不可能有数以万计的材料配方,可以让生产者信手拈来,根据产品要求,冶炼出合乎要求的特种合金,满足生产厂家的需求。
显然国内就是把军分区看成了这种用户,只是单纯觉得真空电渣重熔炉好,却不知道背后需要的后续要求那么多、那么苛刻,并不看好它的使用前景。在国内看来,军分区与其要一套华而不实的真空电渣重熔炉,还不如进套技术更差、但要求更低、产量更大的电弧熔炉,更加切合实际。
关飞看着周围一群表现狂热、忍不住跑上去帮着安装的国内专家,忍不住嘴角又弯了起来。
真空电渣重熔炉的安装很是费时。
真空电渣重熔炉的安装本就是一项特别精密的工程,但是初始几根十几米厂的支撑柱,其上下垂直误差就不得大于零点一毫米。支撑柱树立以后,每根柱子之间的顶点差距、水平误差,同样必须保证在零点二毫米之内。
在安装之前,军分区为了保证每个零部件加工参数,符合要求,还要对每个零部件反复进行测量。为此,关飞特意从各工厂抽调了大批精兵强将,带来大量精密测量设备,保证这套设备百分之百不出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