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玉玺盗取案-《宋朝败家子》


    第(2/3)页

    有昏君自然就有奸臣,资政殿大学土王钦若最能迎合赵恒苟安一隅又喜欢排场的心理,提出了“封禅泰山”的建议,并向赵恒进言说:“自古以来,就有天降祥瑞于圣朝的说法,所以能够天降祥瑞,虽然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但是只要皇上深信而崇奉神仙佛祖,就一定会天降祥瑞的。”

    王钦若,北宋时期奸臣,主和派代表人物,五鬼之一。在宋真宗赵恒在位期间,大搞荒诞无稽的迷信活动。

    有一次,真宗曾梦见神人对他说:“吾赐汝天书于泰山。”真宗是迷信道教的,信以为真,并将这事暗中告诉了王钦若。后大中祥符初年王为泰山封禅经度制置使兼判兖州时,为了迎合帝意,伪造天书,即所谓《天书再降祥瑞图》,通过朝廷中官,奉献真宗。

    因为王钦若这个王八蛋的怂恿下,全国各地纷纷向真宗赵恒进献祥瑞之物,“天书”就是其一。

    景德五年正月初三的早晨,有人报告说,在皇宫左面的承天门南角上,发现像书卷一样的黄帛两丈多长,黄帛上面隐约有字。赵恒说:“去年十一月,我曾梦见神人,说今年正月当降《大中样符》三,想必是天书下降了。”于是,赵恒率领群臣来到左承天门前,跪在地上给老天焚香碴头,然后派人取下“天书”。

    “天书”中隐约有字,但是看不清楚,赵恒又把大国师庚乙真人请进宫来,庚乙真人摆上道场,登上高坛,念动咒语,把黄帛放入一盆清水中,不一会儿,将黄帛取出,字迹立时显现在赵恒君臣面前,那天书首先把赵恒称颂一番,并勉励他敬神重道要善始善终,比以前还要更加度诚,天帝可以扶保赵恒江山水固。

    赵恒小心翼翼把天书藏进一个金匣子里面,然后大宴群臣,命令更改年号为“大中样符”,改左承天门为“左承天祥门”。还还派出许多使者,分别去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京城祠庙及各地宫观。群臣也纷纷上表称贺,一场闹剧就此开始了。

    一些阿谀奉承之徒,投其所好,不顾连年水早,民心动摇。仍屡谎报“祥瑞”,什么“池盐不种自生”啦,“仙书《灵保真文》问世”啦,“黄河自清”啦,赵恒都表表示深信不疑。

    为此,东京城出了一个大盗,他就是孙文廷。此人神出鬼没,乃是江湖一个传奇侠盗。

    孙文廷眼见皇帝荒诞,朝中奸臣当道。于是在东京城放言:‘昏君无德,五鬼当道。若皇帝仍不知悔改,我便将大内玉玺盗走,使你这帝位有名无实。’

    此言一出,朝野震惊。赵恒更是又惊又怒,于是加派侍卫,严加防范。即便是如此,藏着皇宫大内的玉玺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还是不翼而飞。

    此案后来一直成为朝廷悬案,赵恒看到玉玺被盗,当时就吓得晕了过去。这九年赵恒宠信五鬼奸臣,搞得民不聊生。朝野正义官员屡遭排挤,更是敢怒不敢言。

    皇帝的传国玉玺被盗,传出去势必动摇国本。于是朝廷下令,将此案捂得极严。后宰相王旦进言赵恒,不可妄信奸臣。这怕是天降大怒,若陛下知错能改,则玉玺自会归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