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国事,国势-《北齐帝业》
第(2/3)页
他又道:“月前,平州刺史平鉴身子渐渐不好,一连上了三道告老奏疏,他年纪大了,朕不好再强迫于他。本来想让房慎言顶上,现在看来……得换个人了。”
郑宇眼睛一转,连忙道:“陛下英明,平州、营州、幽州,我朝重镇所在,绝不能轻忽大意。眼下高宝宁节制三州兵事,无大都督之名,却有大都督之实,是该找一个人,分一分他的权了。”
“高宝宁素来勤恳忠心,爱卿何以会说出这种话来?”高纬眉头轻皱,做出一副不快的模样。
郑宇赶紧道:“臣并非教唆陛下猜疑于他,只是他现在挂着营州刺史之职,却掌着三州兵事,这不是长久之计呀……”
虽然皇帝在幽州还安排了一个厍狄伏连,可光他一个人,又怎么能够制衡住高宝宁?幽燕之地,重兵囤积,这高宝宁万一有些别的什么想法……
“看来爱卿也有人要推荐给朕喽?不妨说说看。”高纬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眼底带着叫人难以察觉的,似有似无的无穷深意。
“臣以为,户部郎中高颎,知政事,年富力强,可担此任。”
“高颎?他是去年入的职吧?若是现在就外放出去为一州刺史,封疆大吏,资历和年纪是不是太浅了?”高纬凝眉沉思,郑宇趁热打铁道:“有志不在年高,高颎之才,就是右相也时常称赞……再者,再者高颎极善民生大计,陛下定下的笼络夷狄之国策,不是谁都能办成的,光有资历可办不成事。”
皇帝颔首,露出满意的笑容,“有理,那就按照郑卿说的办吧。”
一行人走后,高纬静默良久,叹道:“都有各自的小心思啊,纯臣难得。”
郑宇刚才的谏言,未必没有藏着自己的小心思。赵彦深身子一日不如一日,阁中但凡有资历的臣子,谁不想坐上右相的座?这个时候,为了铺路,拉帮结派在所难免。
也罢,人无完人。高纬虽然贵为皇帝之尊,也不可能把底下人的小心思全给镇住。让他们无条件的爱国忠君,显然不太现实。他有翻看了一会奏折,忽然问道:“对了,梁国世子萧琮和那个宇文直安置好了没有?”
路冉小心翼翼道:“启禀陛下,梁国世子萧琮已经被安置在驿馆,一应待遇比郡王之尊,至于新建的府邸,时间太仓促,尚未完工。至于宇文直,已经监禁起来了,没有陛下的允准,任何人不得接近探视。”
高纬眼底闪过几分讥诮的冷笑,淡淡道:“好酒好菜伺候着,这个人朕留着还有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