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满蒙八旗(一)-《重生之我是慈禧》
太平天国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率军自扬州西进,会合自天京出发的春官副丞相吉文元,全军2万余人,遵天王洪秀全“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夺地糜时日”之命,于咸丰三年五月二十四日由浦口北上,迅速入皖,连克滁州临淮关凤阳怀远蒙城亳州等地,六月十三日进入河南境内,此时,陕北骑兵已然在河南境内集结完毕,秣马厉兵,以逸待劳,就等着会同僧格林沁的骑兵,给太平军来下狠的。
六月十三日,一股红色的钢铁巨流轰轰的往着顺德府(如今邢台)的外头朝南而去,过城不入,顺德府的知府手脚发软地被亲随抬上了顺德府城墙,眼看着军容整齐,煞气冲天的军队,又看见明黄色的大旄上头赫然书着“钦差大臣”的字样,用手抚了抚自己手忙脚乱套上的官服,长出了一口气,一巴掌把自己的亲随打了个蒙圈,开口大骂道:“瞎了你的狗眼,这是朝廷的大军,死奴才居然屁颠屁颠地来告诉本府,说是捻贼来袭,搞得本府如此狼狈,险些在府衙里就要自尽守节了!”骂了几句,还不解恨,一脚把那个倒霉的亲随踢了个狗啃泥,那亲随捂着红胀的脸不敢作声,知府骂了几句解了恨,从容地把自己的马蹄袖子卷好,这才指着另外一个亲随说道:“你去请周同知,说本府让他出城去见钦差大臣,带上些粮草,虽然咱们这里没收到上谕,但想必大军南去不是去剿捻,就是剿发贼!咱们顺德府纵然皇上没旨意要捐献,可也要尽上一点力!”
“喳!”
僧格林沁在御赐的青玉狮子马上拈了拈胡子,对着地下周同知的跪拜毫无反应,只是淡然地吩咐他起来,自己是郡王,又是钦差大臣,无需对着这从五品的同知回礼,知道了周同知的来意,僧格林沁倒是眉毛一动,有些佩服起这顺德府的知府了,倒不是一味的素位尸餐贪腐无能之辈,便笑着开口道:“知府和同知的心意,本王就收下了,不过酒水就罢了,大军在外,不敢饮酒误事,本王会将今日之事上奏皇上,好叫皇上知晓顺德府一干官员的忠心。”看到周同知喜形于色,又连忙行礼,僧格林沁对着周同知抱了抱拳,就准备扬鞭南下。
“报!”一个穿着红色服饰的通信兵策马飞奔到僧格林沁马前,还没等着马收了蹄立稳,就从马背上滚了下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向着僧王行礼道:“启禀僧王,发逆已然于六月初十进入河南境内,已然逼近归德府!”
“好,前头立刻叫上信骑,日夜兼程,去河南寻得陕北劲旅,另外命令山东巡抚李�,将黄河各渡口船只归并到曹县单县两处,不准别口私渡,若有太平军意图夺船,立刻烧毁。传令三军,一人双马,马不停蹄,今日要赶到彰德府(现在的安阳)才能休息,本王要在十六日前到了黄河岸边,若有推延者,立斩不赦!”
“喳!”
僧格林沁瞧了瞧在地上得知军情而惴惴不安的周同知,毅然说道:“事关军情,泄露者斩。本王少陪了!驾!”
“是是是!下官预祝僧王旗开得胜,马到功成!”周同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连忙行礼大声恭贺。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侯方域曾说,“豫州乃天下之腹心,而归郡又豫省之腹心也。”归郡是归德府,即商丘古城明时的称谓。这里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塞,古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从城楼上悬挂的横匾就可窥见一斑:东城楼,“徐淮保障”;西城楼,“关陕襟喉”;南城楼,“南通古亳”;北城楼,“北门锁钥”。如此险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一个战火纷飞之地,汤伐葛伯楚侵睢城刘秀战梁黄巢围宋现在又多了一个:太平军攻占归德府。
在南城楼,“南通古亳”的牌匾下头,源源不断的穿着红色衣服的太平军士卒正在进城,有些在冲刷着门洞里的血,有几队在搬运着尸体,太平天国天官副丞相林凤祥看着那个“南通古亳”的牌匾默不作声,边上的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皱着眉头听着搜索城中的士兵的禀报,李开芳听完了禀告,挥手让那个士兵下去,开口和林凤祥说道:“靖胡侯,城内的粮草在守城的时候已然用完,金银也分发给城内百姓了,铁炮倒是缴获了几门,可是火药又是没了。”
“这大概又是那个远在北京的撒旦妻子搞得鬼!什么坚壁清野,闹得天兵天将一路过来穷的和叫花子一样,打下城池又有什么用!?没有粮草大军坚持不了什么时候,定胡候,”林凤祥叫着李开芳的爵号,一脸的怒色,“将来打到清妖的京都,一定要将撒旦妻子千刀万剐,方解本侯之恨!”
“眼下怎么办?攻打归德府死了不少广西带出来的老兵,这些老兵死一个少一个,鹿邑的团练还杀了咱们分兵的几百人。看来是要在归德府讲道理,看看让归德府的百姓多多加入我们天军了。”
“试试看吧,”林凤祥对此丝毫不感到有任何希望,自从过了长江,这屡试不爽的“讲道理”就失了效力,“希望也有老百姓能认清清妖的面目,加入到咱们天国的大军来!”
“不管有多少人归附天军,今天晚上咱们只休整一夜,明天早上立刻开拔,归德府已然在黄河边,咱们寻得船只,立刻渡河!”
“好,我这就传令下去。”
对于太平军的讲道理为什么会失效,远在北京紫禁城内的懿贵妃娘娘早就意料在其中了,“那是因为北方老百姓的封建残余思想比较顽固,什么?皇上您不知道封建残余是什么意思?额.....这个词的意思是说长江以北的老百姓对着皇上和朝廷忠心耿耿呢,发逆是拉不走多少人的,您就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