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府试案首-《欢喜农家科举记》


    第(2/3)页

    *

    青州城落玉坊,几乎全是孟氏府邸。

    孟氏一族在青州城扎根两百多年,除了少数搬出青州的族人,大多还住在落玉坊。孟氏家族庞大,子嗣繁多,宅院林立,其中地段最好、宅院最大的,当属东西两府。

    东府乃是如今孟氏宗家长房两兄弟的住处,西府则是二房老太爷的家院,两府只有一墙之隔,为表亲厚,到了孟中亭这一辈,两府还并起排辈。孟中亭在叔伯兄弟中年龄最小,行六。

    他的五位哥哥,全是秀才出身,且有三人皆是府试案首。

    “......案首可不是好当的,咱们这位府台做学问单凭一己之喜好,要想拿到案首,只看投不投他的眼了,我劝你不要想太多,不中也没什么不好,要不就下回再试。”

    孟中亭听着亲兄长孟中亮翻看着字帖,漫不经心地劝慰,默默攥紧了两手。

    他的亲兄说亲其实并不亲。

    孟中亮是孟月和的长子,但是原配所出,孟中亭母亲则是续弦。今岁他要县试府试,孟月和便让孟中亭母亲岳氏,带着两个儿子返回了青州老家。孟中亮如今已是秀才出身,这次回来也是应了孟月和之命,辅助弟弟童试。

    但是两兄弟感情并不好,孟中亮来到孟中亭书房探视,一来是刚接了孟月和的书信,自然要做一番兄友弟恭的表面功夫,二来,他府试那会就在这位府台手里栽了跟头,没有取中案首,若是孟中亭也取不中,他可就乐了,反之,却要被这个继室生的压上一头。

    孟中亮今岁十五,比孟中亭长了四岁,算不得太多,两兄弟几乎一同长大,他怎么想,孟中亭心里有数的很。

    当下也不客气,孟中亭道:“四哥不用担心我,取中与否但凭本事,倒是哥哥秋日到松林书院读书,可得平日多紧着些,松林书院那几位先生,可是出了名的严苛。”

    不提这事还好,孟中亭此时这么一提,孟中亮脸色立时垮了下来。

    父亲让他回来,辅导孟中亭童试是一则,另一则,是以为他在泰州与当地同窗耍玩太过,不许他再在泰州耍下去,将他遣回了青州老家,还要他往松林书院读书。

    松林书院是青州第一书院,可以他们家的地位,他便是读济南第一书院,也算不得难处,不过就是让大伯父通一封书信而已。可父亲偏不愿意,无非就是觉得那松林书院先生严苛,想好好管束于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