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行了月池,别顾着哭,赶紧救人。” “嗯……” 傅月池抹了抹泪,迅速摸出一颗丹药塞到姨娘口中,然后用真气催化。 接下来,又分别从胸、腹处缓缓输入真气…… 这便是修道的好处。 只要境界够高,哪怕是将死之人,也能救回来。 过了一会,骆念云开始有了反应。 持续输入了一会真气,她的血气开始复苏,精神也开始好转。 “小婉,小婉……” 醒来之后,骆念云便下意识喃喃念着女儿的名字。 “姨娘,是我,我是月池……” “月池……月池?” 骆念云偏过头来,辨认了一会,不由痛哭起来。 “月池,你终于来了……” 哭了一会,骆念云这才抽泣着讲起了这一切的变故。 …… …… 苏小婉一生下来,便体弱多病,四岁那年,更是病得差点没救回来。 之后,苏景胜受高僧点拔,带着年幼的女儿来到郊外的净云庵,哀求尘竹师太收留小婉,让她带发修行两年,以渡劫难。 尘竹师太本着慈悲为本的胸怀,同意了苏景胜的请求。 而且,对小婉也是十分的疼爱。 别说,小婉到了净云庵之后,就前几天哭闹了一阵,之后便乖巧起来。 重要的是,再也没有患过病。 为此,苏星胜夫妇十分的欣慰,也十分的感激,经常前往净云庵看望女儿,同时也捐了不少香火钱。 距离净云庵不远,还有一座寺庙,规模比净云庵大的多,有几十个和尚。 而净云庵加上苏小婉也才三个人。 所以,苏小婉没事老往斜对面的庙里跑,毕竟那里人多,热闹。 小孩子哪里耐得住寂寞? 对此,尘竹师太倒也没有责难苏小婉,反正离的不远。而且,庙里的僧人都认识小婉,也很喜欢这个小可爱。 关键这小丫头嘴甜啊。 见到年轻一点的就叫师兄。 大一点的叫师叔。 老一点的叫师叔祖。 哄的老的少的都把她当成了开心果,有时候还要专门过去接她到庙里玩。 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总是会想着她。 其中,一个法号“明玉”的小沙弥与唐小婉关系最铁。 明玉七岁,是庙里最小的,只比唐小婉大三岁,小孩子与小孩子自然合的来。 有进修,明玉会偷偷带着小婉去后山摘野果子,掏蜂密…… 有一次,捅到马蜂窝了,二人被蛰成了猪头。 回去后,大家一见小婉,一个个心疼的不行……而明玉,则惨遭一众师兄修理,还被师父禁脚。 不过,这段小小的插曲并没有影响二人的感情,伤好之后,依然玩的乐此不疲。 可惜的是,两年时间一晃而过。 苏小婉终于结束了带发修行。 临走那天,拉着明玉的手哭得一塌糊涂。 一众僧人也是依依不舍,全部出来送行。 好在,骆念云感恩,每年夏天都会带着女儿来到净云庵住上一段时间,权当避暑…… 不知不觉,十余年过去。 那一年,明玉十九岁,已经成为寺里年轻一辈的翘楚。 那一年,苏小婉十六岁,亭亭玉立,温婉可人。 虽然长大了,但她依然还是像当年那样,到了寺里便师兄、师叔甜甜叫着。 一众僧人也像当年那样,亲亲热热叫她小师妹,或小丫头。 “明玉师兄,明玉师兄……” 苏小婉推开一间厢房的门,蹦蹦跳跳走了进去,手里还拎着一个纸包。 “喂,你怎么不理人啊?” 唤了几声,苏小婉眼见明玉居然只顾闭着眼念经不理她,不由撅着嘴上前推了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