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阴差阳错的经济危机-《神圣罗马帝国》
第(2/3)页
到了1847年12月底,维也纳的物价已经上涨了百分之四十七,资本家们正在一点一点试探民众的承受极限。
这个时候,大家将目光投降了维也纳政府,期待政府能够拿出解决的方案来。
显然,大家要失望了,维也纳政府就没有干预物价的能力,或者是职能。尽管梅特涅首相多次采取措施,最后也收效甚微。
比如说:政府张贴公告,责令商人不得哄抬物价,结果没有什么卵用。
又比如说:首相多次约谈资本家未果。
政府还抓紧时间,从外面调集物资进入维也纳,企图平息物价,可惜在资本家们的阻击,还有内部贵族的腐蚀下,最终还是失败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至少物价上涨的速度被打压了,并没有一次性的攀升到巅峰。
经过了上一次的失败过后,资本家们内部也不怎么信任,看到有利可图,不少实力薄弱的小资本家等不到物价最巅峰的时刻。
人都是自私的,弗朗茨很清楚,维也纳物价大幅度上涨的背后,还有贵族们的参与,只不过他们都是为了逐利的自发行为,并没有参与资本家的联合行动中。
这些人最初的想法,或许只是想要趁机赚一笔,可是到了现在,财富渐渐迷惑了人的眼睛,很多人都陷了进去,无法自拔。
不过他们的运气不怎么好,正好赶上了欧洲经济危机。
从1845年开始,欧洲地区贫乏出现粮食欠收,国际粮食价格暴涨,随着粮食价格的攀升,本就不富裕的欧洲民众将大量的资金花费到了吃饭上,欧洲购买力市场不断萎缩。
1846年美国棉花,棉纺产品价格上涨近乎一倍,高额的价格令棉纺产品销量下滑。
随着商品贸易量的下降,资本家们很自然选择裁员,英国失业人口持续增长,铁路货运量不断的创下新低,很多铁路公司都陷入了亏损状态,1847年秋英国铁路泡沫破灭。
资本主义世界向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铁路泡沫破灭,正在建设中的铁路也随之而停工,钢铁需求量下降。
这场危机很快就波及到了钢铁和煤炭行业,斯塔福德郡137座炼铁炉中,58座停产。生铁产量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内减少了三分之一,煤炭产量也下降了近两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