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两人这一唱一和,成为千古佳话。 这种在现在看来很羞耻的事情,在当时就是常态。 我们的诗仙李白,也曾干过这种事情。 当时他拜访韩荆州,就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其中有两句为: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估计金庸老先生的生平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就是从这两句套过来的。 中间还有一句: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意思就是,我才思敏捷,你快考考我吧。随便出个题目,我都能洋洋洒洒写一万字而不用思考! 当时的李白,还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青年,当时大概还没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思想。 当时还是愿意做官,力求上进的。 只可惜,这位韩荆州并不待见李白,根本就没给李白机会,最终也没成为千古佳话而流传。 但是当时的风气就是这样,如果李愔愿意为上官仪引荐主考官的话。 有李愔的身份,再加上上官仪的真才实学,可以让上官仪马上脱颖而出。 不过,李愔的提议,却是被上官仪给婉拒了。 上官仪诚恳地说道:“殿下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更愿意凭我的真才实学考中,在下告辞!” 看着上官仪从容远去的背影,李愔不由摇了摇头。 根据原本的历史轨迹,上官仪这一次应该是考中了的。 这可是宰相之才啊! 如果能拉拢在身边就好了。 可惜,如果自己强要不让他参加科举,留在身边,估计这上官仪也不乐意啊。 强扭的瓜不甜,也只能随他去了。 现在李愔真的有些着急,武将还稍微好一些。 但是有治世之才的文人,能被他所用的,真的太难找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