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归向》


    第(1/3)页

    “集合,集合。”,哨声急促的想起。

    在西荒烟尘弥漫的一个战争基地上,随着地表一个个升降平台升起来。一批批身穿机械动力服的男孩子们开始列队,哦,也有女孩子,不过数量往往只有几十分之一吧。

    这些男孩抵达地表的五分钟前,大批的战争无人机开始升空,开始为这里撑开四十分钟的绝对防空圈。虽然当下的环境中,燃轮的腹地不可能被偷袭,但是当年盐碱治安军给燃轮的教训是永久的。

    现在如此麻烦,要到地表来一趟的原因嘛?——是燃轮现在全体公立学校,每周一次必须保障的艺术课。

    燃轮的艺术课有很多种,种植、编织,还有水产养殖等等。

    孩子们可以自选艺术课。而眼下的,在地表的这场艺术课,课程是“化学能的认识”,用孩子们的说法就是“爆炸就是艺术”。简而言之,就是放鞭炮。

    ……

    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回应孩子们的天性,进行正确的导引。启迪智慧、勤劳、勇敢,种种美好的品性。然而现实中,在文明早期,生产力限制大众教育无法回应孩子的天性,

    就例如鞭炮这件事情,二十一世纪,几乎每年都有农村孩子鞭炮火药朝着玻璃瓶中塞,然后把手炸了,逼得中国医生接断指手术独步全球。而城市的孩子则是朝着窨井盖中投火,每年都有整条街崩一下的新闻。

    此事件背后是皮性,但这也是天性,

    想要尝试观看这个世界“剧烈释放现象”的天性。只有在理解(学习到)了能量有多大后,才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

    新来世上的智慧想“尝试了解这个世界信息”是理所当然的。

    就如同玄幻小说中一样穿越者来到异世界,第一时间肯定要兴奋的看看新地方没有神奇力量。

    孩子来这个世界,第一次了解到“爆炸”这种剧烈释放现象,也肯定是要探一下底。

    几乎所有文明,早期工业国的教育体系,都没有对这种天性完成合理、正当教育引导。

    原因嘛?和二十一世纪学校普遍取消春游的原因一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万一出现意外,到底谁担当得起?

    太多的束缚,就导致了在幼学阶段,基本上都是乖巧的女孩带着大红花领奖,而调皮的男孩被罚站的又‘蠢’又‘傻’。

    ……

    芳明星的燃轮,现在处于斗争状态。

    斗争的目标方向是解放,解放一切碍于天性走向智慧的束缚,——为了孩子。所以在艺术课上就专门有“化学能”课程。

    这个课程启蒙,就是感受爆炸威力。

    首先,穿好防护手套,手上粘上一个擦炮,砰的一下,——在尖叫中,完成人生中的第一次点炮。

    一个小时后缓过神来,想要继续尝试,那基本就能选课了。嗯,先前的手上炸的鞭炮,会导致了选这个课程的都是小男孩。小女孩则是隔着防护玻璃,好奇地看着选这个课程的人,到底是怎么傻的。

    第二步呢,就要了解擦炮威力在什么情况下最大。同样是穿好防护服,一个擦炮点燃放在地下,然后用脚踩上去,感受一下,密闭环境下爆炸相对于放在手上有什么区别。

    第三步,那就是直接鞭炮点燃,用防护手套紧握——这一步已经有很多小男孩很骄傲(为了在玻璃窗那边的女孩面前表现),然而现实给他们严重的打击,防护服呢,能防住烫,防不住冲击波,所有的小男孩都体会到了戒尺打手心的疼。

    这噙着眼泪、一脸倔强样子表示‘不疼’,真的挺可爱的。

    自此课程后,他们基本会了解“爆炸会产生冲击波的概念”。因为都用手接触过。

    ……

    接下来呢,该类艺术课会不断演示,密闭环境气溶胶爆炸、油气体爆炸。

    并且呆在三十厘米防弹玻璃层后,近距离观察手榴弹破片释放的威力——额,这课程中,一块有着良好光学性质的防弹玻璃价格就不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