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清露的正确使用方法-《从良种田纪事》


    第(1/3)页

    清露听了后,点头微笑,对自家小孩儿这种不断成长的正确是非观念,深感欣慰,对秦怀恩管教儿子们时的严厉,也不那么排斥了,当然了,要求不降低,并不等于方法不可以改进,有些底限清露还是要紧紧守住的。

      好吧,清露也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混小子们的惹祸能力不断进化,才是她越来越同意秦怀恩“辣手”培养儿子们的主要原因。

      最欣慰的则是公叔瑾,毕竟,这些蠹虫们归根到底享受的都是朝廷的供奉,而有些道理,碍于情面和感情,他是没法子讲的,就算身为皇上,他也没有指着人家鼻子,说人家不会教导孩子、不会管家的道理啊!

      清露却通过这出戏,把他不好说,不能说的话,全都说了出来,嗯,说得还比他要好上很多。

      这让公叔瑾有了种找到“正确使用”清露的感觉,其中的美妙感受,实在是不可对人言明的。以至于,在推广这条律令期间,不管朝堂闹得多么厉害,政事多么繁杂,他始终都保持着非常好的心情,身体更是极为健康,原本让很多人担心的心悸之症,完全不见了踪影。

      却没想到,一向对自己、对他人都严苛到寡情的他,也有像这样得意忘形的时候,导致他不知不觉中按照清露的设计一步步走了下去,最终走到了他十分不愿意接受,却已无法改变的那一步。

      身为帝王,公叔瑾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有了清露、四皇子、睿儿这样的得力帮手之后,绝对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于是,在律令颁布不久,有些勋贵就因表现优秀,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律令是不可能改了,但旁的却可以。

      比如,一些原本三世而斩的勋贵,被公叔瑾特赐延了一代,当然了,也不是随便什么人家都能享受到此等待遇的,在这些不多的幸运儿中,有两家是清露十分熟悉的:一个是潘凌峰的父亲安平侯,一个是丁志成所在的丁家。

      安平侯自然是因表现出色配合朝廷才得此殊荣,还有潘凌峰的功绩在里面,虽说是已经分家了吧,但一家人毕竟是一家人,皇上惠及亲属的意思很明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