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两年后……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两年的岁月转眼即逝。天熙朝在外表平静,实则暗泼汹涌的岁月中缓缓地推进着。 朝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小家族的力量在杨氏皇族与南郡安氏的蚕食争抢中,慢慢地消耗殆尽。如今朝中最大的两支力量就是庆乐帝杨熠与安国公了。 还有一些实力较强的家族明哲保身,如慕容氏权氏王氏拓跋氏,一直保持着中立观望的状态。在杨氏皇族和南郡安氏中摇摆不定。各族权势人物均都是老奸巨猾的心思,在朝堂中步步为营,谨慎行事。谁都知道,若是不小心走错了一步,就可能整个家族覆灭,万劫不复。 在这两年中,也发生了很多或喜或忧或令人深思的事情…鲫… 远嫁西兹国的护国长公主杨湄兰,颇得西兹国君的喜爱,初时被册封为柔妃娘娘,顺利产下一皇子之后,又被晋升为西兹国皇贵妃,位分仅次于正宫皇后。于是,天熙国与西兹国的关系更近一步,两国互通商贸,百姓安居,边界交好。 天熙后宫的容妃娘娘慕容君梧却是不尽如意,千盼万盼之后终于产下了小公主。令整个慕容家族和皇帝杨熠都好生失望,两族的关系也变得有些微妙起来,似乎不如以前那般亲密信任了。缺少共同拥有的皇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同盟峻。 容妃娘娘更是哭了几天几夜,伤心不已,连带着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厌恶起来。竟是直接丢给乳母不管不问,几天见上一面,不过是例行公事,抱抱孩子都不大愿意。 皇太后娘娘却是对小公主疼爱有加,心肝宝贝地喜欢起来。每隔上几日,就会将小公主抱到慈宣宫里去呵护一番,并亲自为小公主起了名字--杨涟漪。由于皇帝太忙,或者根本就是忘记了,一直没有为公主择取封号,后宫人等便直接称呼公主为涟漪公主。 备受瞩目的皇长子杨旭在淳妃娘娘和刘氏家族的精心照顾下,茁壮成长起来。皇帝与太后娘娘够给予其起极大的关爱与厚望,杨旭成为后宫最炙手可热的贵人。奈何,皇长子由于当年的早产,身体一直不太好,三天两头的把脉吃药成为习惯。 皇帝与皇后娘娘相敬如宾,夫妻和美,成为优秀夫妻的典范。自从皇后进宫以后,皇帝像是成熟稳重了,有了一种成家立业的气魄。皇帝一改往日的荒唐胡闹,不再贪杯好-色,也很少宠幸后宫的妃妾们(贞妃除外)。 皇帝大部分的夜晚都居住在紫宸殿中,据说是一个人度过。就连对清平乐宫的宫舞伎们也不大感兴趣了,取消了每日里的献舞流程,只叫她们尽心演排皇家歌舞剧院的舞蹈,多为帝王宝库增加收益。 皇帝无论有多忙,每逢初一十五,便一定去皇后娘娘的凤仪宫中渡过,龙辇车一直停到天亮才走。在皇后的千秋节中更是大肆操办,赏赐珍稀奇宝无数,举行盛大的歌舞庆典,给足了皇后尊重和面子。皇太后以及安氏都感到十分满意,毕竟如今皇宫里最得宠的是皇后与贞妃,都是出生于安氏的嫡女。 然,令安氏家族万分惋惜的是,皇后与贞妃至今都没能怀上龙胎? 大概在一年前的寒冬里,慈宣宫的皇太后安氏不幸染上了风寒,从那时候开始便缠绵于病榻上了,每日里离不开药罐。她老人家的身体时好时坏,精神力却是不够了,很多时候精神恍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