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劳动密集型产业,人类的成本比机器人更加昂贵,这也是未来像富土康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内迁的原因。 “能有什么好的方法,成本的上涨肯定是不可避免地,特别是人工成本这块,去年的时候,厂里面的工人平均工资也就1100块,今年就已经涨到1200块。真的没办法,就只能把工厂搬迁,到时肯定还会有相对更便宜的劳动力存在的地区。”胡毅风说道。 胡毅风的策略和很多大型企业的选择是一样的,未来莞城的许多大型企业会选择在内陆地区,在南洋,非洲和其他地区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劳动力。 虽然这些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但劳动力成本仅为莞城的几分之一。为了长远战略发展,大企业肯定会坚决选择迁移。而大型企业的迁移则会直接导致大量的小型加工企业,没有一个单一的联系,没有办法去生存,然后崩溃。 产业的转型升级其实从现在开始就得布局。 “降低人力成本其实最有效的就是实现全程自动化操作,建立智能工厂。其实在国外,有些产业早已经实现了产业自动化,毫无技术含量的重复性工作全部交给机器人来完成,人工得到了解放。只是在国内,由于国内人口众多,为了消耗国内人口资源,为了让每个人都有业做,因此政府目前暂时不会希望工厂实现全程自动化……”陈义哲笑道。 “是不是就如电影演的一样,未来的工厂就是机器人代替人类?”胡毅风问道。 “你也可以这样认为,届时,工厂里面,流水线工序全部由机器人完成,技术人员只需要坐在电脑前面,通过中央系统来监控这个工作就足够了。”陈义哲其实并没有说出实话,在他设想里面,连监控这方面的工作也会交由智能系统完成,工厂会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无人环境。 “如果都由机器人代替,那岂不是很多人都得失业?”胡毅风问道。 “由技术创新造成的失业,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临时失业:旧的岗位被新岗位替代,就像当年汽车淘汰了马车,马车夫失业汽车司机开始就业,这是一个淘汰过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事实上,创新往往会对底层的工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关于就业或者失业的真正争议在于,创新是否可能对总体就业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陈义哲回答道。 在陈义哲看来,人类不应该把自己局限于体力劳动中,而是要从中脱离,进入思维的创新活动当中,因为创意及内容生产是永恒需求,内容提供也将大幅增长。把重复性的一些动作交给机器人,什么是重复性的动作,比如工厂里面的工人,司机等等。虽然这些岗位上的很多人确实会下岗,但所有与人工智能相关、直接或间接的工作岗位,也将以井喷式速度增加。 或许有点冷酷或残酷,但是社会变革总会产生阵痛。 也许有人会问人类那么多,哪有可能那么多脑力劳动的机会供给人类。 第(2/3)页